山西文旅火爆背后:从“0”到“1”的创新与挑战
山西文旅火爆背后:从“0”到“1”的创新与挑战
2024年国庆假期,山西文旅迎来爆发式增长。全省66个重点监测景区累计接待游客784.46万人次,同比增长46.90%;门票收入2.55亿元,同比增长17.13%。其中,受《黑神话:悟空》游戏带动,山西27个取景地累计接待游客188.54万人次,门票收入5616.70万元。山西文旅的火爆,不仅体现在数据上,更体现在产品创新、服务提升和文化传承等多方面。
从“0”到“1”、从“1”到“N”
此次山西文旅的火爆,离不开一系列创新举措。例如,铁佛寺、玉皇庙十二元辰殿、汾城古建筑群等多处国保单位首次对外开放。山西省文旅厅还联合高德地图推出“跟着悟空游山西”主题活动,联合小红书推出“是时候游山西·小红巴”等特色项目。
传统景区也在积极求变。乔家大院创新性地引入NPC导游模式,游客可以与“乔家大小姐”互动,体验沉浸式游览。景区还推出了旅拍、住宿等多元化服务,延长游客停留时间。据统计,出游时间在1天以上的游客接近九成,过夜游游客平均停留夜数达1.93夜,同比增长14.20%。
夜间旅游业态也日益丰富。东滩庙会、大阳古镇、司徒小镇等地纷纷推出夜游项目,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相结合,吸引大量游客打卡。
花式宠客、诚心待客
面对激增的游客量,山西各地政府和景区展现了较高的治理水平和服务能力。以隰县小西天景区为例,面对游客不满情绪,当地迅速采取措施:延长开放时间至凌晨,增设志愿者服务,优化交通接驳,并推出年底免门票政策。这种真诚的态度赢得了游客的认可。
省委书记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文旅工作,省长检查调度节日期间工作,分管副省长召开部署视频会议,各部门协同发力,全力保障假日旅游平稳有序。即将实施的《山西省旅游发展促进条例》也将“服务提升”列为专门章节,致力于打造“旅游满意在山西”品牌。
资源稀缺、价值极高
山西省古建筑与彩塑壁画保护研究院院长路易指出,山西古建的火爆并非偶然。山西现存28027处古建筑,其中元代及以前木构古建筑509处,占全国80%以上,是国内乃至世界范围内的重要文化遗产。
然而,古建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需要平衡。以小西天为例,每天上万的人流会对文物产生不可逆的影响。因此,专家建议在开发时应设置合理的“文旅门槛”,既要控制人流,又要注重文化内涵的传播。
未来,山西文旅应做好顶层设计,统筹全省古建资源,以文物保护为底线,高质量构建完整的“品牌形象”。通过研学、文创、授课等多种方式,让这些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真正“活”起来。
山西文旅的火爆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但如何持续保持热度,实现从“流量”到“留量”的转变,还需要在产品创新、服务提升和文化传承等方面持续发力。这不仅是山西文旅面临的问题,也是全国文旅行业共同的课题。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