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泸定地震:空中生命线全力救援
四川泸定地震:空中生命线全力救援
2022年9月5日12时52分,四川甘孜州泸定县发生6.8级地震,震源深度16千米。地震造成多人伤亡,房屋损毁,附近区域山体滑坡,道路阻断,给救援造成困难。数百公里外的成都、重庆等多地震感强烈。
地震发生后,西部战区驻川部队、南方航空护林总站以及驼峰通航等单位紧急出动10架直升机,在灾区开辟了6条“空中生命线”,执行空中侦查、抢救伤员、人员转移及物资投送等任务。这些行动极大地提高了救援效率,为受灾群众带来了希望。
在高原高寒地区,地震救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震中区域平均海拔约4471米,冬季严寒且昼夜温差大,公共交通设施稀缺,部分地区人员难以抵近侦察。在这样的极端环境下,空中救援力量成为了灾区与外界联系的唯一纽带。
“翼龙”-2H应急救灾型无人机从日喀则和平机场起飞,搭载光电设备和合成孔径雷达等专用任务载荷,成功侦察到多处关键灾情信息,包括房屋倒塌、人员受困点位、救援安置点的布局以及地面救援力量的实时分布。在夜间低能见度条件下,无人机同样提供稳定的外界图像和数据,实现对灾区的多谱段侦察,打通了灾情传递的“最后一公里”。
直升机救援队伍则在黄金救援时间内执行了多项救援任务。他们克服高原反应和恶劣天气的影响,多次深入灾区腹地,将被困群众转移到安全地带,将急需的医疗物资和生活用品送到灾民手中。在一些道路完全中断的地区,直升机成为了唯一的“生命通道”。
空中救援力量的高效运作,离不开科技的支撑。此次执行任务的“翼龙”-2H应急救灾无人机具备远航程、长航时、大载重、环境适应性强等关键优势,可在恶劣天气和复杂地形条件下常态化执行应急救灾任务,在8至10级风中常态化飞行并完成多谱段灾害现场侦察、公网专网应急组网通信等任务。该型无人机已经历了多次极端条件下的应急救援实战考验,先后完成了包括河南郑州特大暴雨灾害救援、四川泸定地震救援、甘肃积石山地震救援、四川雅江山火等应急救援任务,为应急救援的指挥调度提供了有力保障。
此次地震救援中,空中救援力量展现了其在高原高寒环境下的强大适应能力和救援效率。它们不仅为灾区带来了急需的物资和人员,更为救援决策提供了及时准确的信息支持。空中救援力量的出色表现,充分展示了科技在灾害救援中的重要作用,也为未来类似救援行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