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黑土地保护再出新举措,3500万亩耕地将受益
吉林省黑土地保护再出新举措,3500万亩耕地将受益
吉林省黑土地保护再出新举措,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平衡注入新动力。近日,吉林省土壤肥料总站副站长李德忠在接受人民网专访时,详细介绍了吉林省在黑土地保护方面的最新措施。这些措施包括扩大实施面积、强化示范基地建设以及加强耕地土壤培肥改良技术推广应用。通过这些创新手段,吉林省致力于实现黑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扩大实施面积,提升保护覆盖面
吉林省在原有黑土地保护工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了保护范围。根据李德忠副站长的介绍,2025年吉林省计划在全省范围内新增黑土地保护面积500万亩,重点覆盖松辽平原、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等黑土核心分布区。这一举措将使吉林省黑土地保护总面积达到3500万亩,占全省黑土耕地面积的50%以上。
强化示范基地建设,打造科技支撑平台
为了更好地推广黑土地保护技术,吉林省将在全省范围内建设10个高标准黑土地保护示范基地。这些基地将采用先进的农业技术,如秸秆还田、免耕播种、深松整地等,以提高黑土地的有机质含量和肥力。同时,示范基地还将承担技术培训和示范推广的任务,为农民提供直观的技术指导。
推广应用耕地土壤培肥改良技术
吉林省将加大耕地土壤培肥改良技术的推广应用力度。通过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增施有机肥、种植绿肥等措施,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同时,吉林省还将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化肥使用量。
创新保护机制,构建多方参与格局
吉林省将建立健全政府主导、农业生产经营者实施、社会参与的黑土地保护机制。通过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鼓励农民、合作社、企业等各方力量参与黑土地保护工作。同时,吉林省还将加强与科研机构和高校的合作,推动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为黑土地保护提供科技支撑。
完善法律法规,强化执法监管
吉林省将加快完善黑土地保护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职责,规范黑土地保护和利用行为。同时,吉林省还将加强执法监管,严厉打击破坏黑土地资源的违法行为,确保黑土地保护政策得到有效落实。
未来展望:推动黑土区资源永续发展
李德忠副站长表示,未来吉林省将进一步加强耕地资源保护利用,完善表土剥离和利用机制,推动黑土区资源永续发展。通过持续的科技创新和政策支持,吉林省有信心将黑土地保护工作推向新的高度,为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平衡作出更大贡献。
吉林省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其黑土地保护工作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平衡。此次推出的黑土地保护新举措,体现了吉林省对黑土地资源的高度重视和保护决心。通过扩大实施面积、强化示范基地建设、推广应用耕地土壤培肥改良技术等措施,吉林省正在为实现黑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