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兴在辛亥革命中的重要作用及其最终结局
黄兴在辛亥革命中的重要作用及其最终结局
在辛亥革命的历史画卷中,孙中山无疑是光芒四射的领袖,但与他并肩战斗、在背后默默支撑的黄兴,同样是一位不可磨灭的英雄。本文将为您讲述这位被历史有意无意忽略的革命巨擘的故事。
虽然孙中山先生效仿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的精神弃医从政建立了中华民国这份勇略与伟业令人钦佩,但是比起革命所需要的实干他的能力在无数次革命的实践中与黄兴比还是有点相形见绌。并非诋毁,革命就得各司其职,相形互补。
世人都知道有中华民国大总统孙文,却不知道无怨无悔在他背后默默扶持他的黄兴,或者说有意无意的忽略。其实,打从最早期的同盟会开始,黄兴的地位便不在孙中山之下,那时候的同盟会主要由兴中会和华兴会组成,孙中山固然为兴中会领导人,而黄兴更是华兴会巨擘,可以说同盟会最终能够成功与华兴会黄兴的领导有直接关系。
我们知道辛亥革命取得成功得益于两方面:黄兴浴血奋战;而孙中山先生则是在外国筹款,并且最终却只是带了一腔革命热血回来。国内真正流血的革命大多数的战役还是黄兴领导的,但是黄兴先生视革命事业与中华四万万同胞幸福与前途高于一切,并不居功自傲,即便后来与孙中山先生有过分歧,乃至当时竞选大总统时期不少人拥护他,他也力排众议辅助孙中山,这种不以私利乱大局的精神令人钦佩。
后来,孙中山先生欲对袁世凯虚位以待以加速革命成功,但是黄兴识破了袁世凯的狼子野心而与孙中山先生意见相左。最终在孙中山先生一意孤行下革命胜利果实还是不幸地被袁世凯窃取,黄兴与孙中山被迫逃亡日本躲避袁世凯追杀。此时两人矛盾爆发,黄兴以治病为由,被迫从东京去往美国。
不久孙中山先生领导了二次革命讨伐袁世凯。此时在美国的黄兴虽然不同意孙中山的革命主张却仍旧与孙文招相呼应在美国替革命筹措军资与援助,丝毫没有另起炉灶的意思。
那时候他昔日部下如陈炯明、李烈均等不止一次为他抱不平纷纷建议其成立欧事委员会另起炉灶均被其严厉喝斥否决。显然,没有了黄兴的二次革命失败了,倒是蔡锷将军的后来的护国运动收效颇丰。
护国运动后,痛定思痛的孙中山先生电邀黄兴回国再商大事,黄兴不计前嫌欣然往之。只是此次确是不归路,黄兴先生因为长期革命落下的胃病与肝病突然爆发,最终在1916年10月21日病魔无情剥夺了他的生命。
革命事业未竟而巨擘倾倒,悲哉、惜哉,章太炎先生挽联“无公则无民国,有史必有斯人”对其一生事业盖棺定论。显然,后来的事我们都知道了,失去了黄兴先生的革命道路并没有走太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