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直门医院创新推出候补挂号功能,患者就医体验大幅提升
东直门医院创新推出候补挂号功能,患者就医体验大幅提升
2024年12月30日,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正式推出候补挂号功能。这一创新举措借鉴了铁路售票的候补机制,旨在解决热门科室专家号源紧张的问题,为患者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就医体验。
什么是候补挂号?
当患者通过医院的移动应用平台预约挂号时,如果发现所需专家的号源已经约满,可以选择进入候补队列。系统会自动记录患者的候补请求,并在有号源释放时按照候补顺序进行分配。这一机制有效解决了传统预约系统中号源已满时患者只能等待下一轮放号的问题。
具体操作流程
患者只需在医院的官方APP或微信公众号上完成实名认证,选择所需科室和医生后,点击“候补挂号”按钮。系统会提示患者当前的候补位置,并在有号源时通过短信和微信双重通知患者。患者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缴费确认,否则系统将自动顺延至下一位候补患者。
实施效果显著
根据浙江省嘉兴市第一医院的试点数据,自2024年5月27日至12月19日期间,候补挂号系统共处理候补申请57,301次,平均每天约1932次,成功次数为11,019次,平均每天约370次,整体成功率达到19.23%。这一数据表明,近五分之一的候补申请能够成功获得号源,在医疗资源紧张的情况下,这是一个相当可观的比例。
创新亮点
东直门医院的候补挂号系统在设计上充分考虑了患者的实际需求和使用体验:
- 多渠道通知:通过短信和微信两种方式确保患者及时获取挂号结果。
- 灵活的兑现时间:将修改截止兑换时间设定为提前3天至就诊当天的多个时间点,给予患者更多选择余地。
- 严格的候补规则:每位患者单次最多可候补2位医生,同科室下每位医生只能候补1个排班,确保公平性。
全国推广趋势
东直门医院的这一创新举措并非孤例。目前,全国多地医院都在积极探索和实施类似的便民措施:
- 浙江省是全国首个在省域范围内推行预约候补挂号的省份,杭州10家市级医院已全面上线该功能。
-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推出候补挂号服务时,还会提示当前候补人数,让患者对等候时间有更合理的预期。
-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则规定候补成功后需在24小时内完成缴费,否则将顺延给下一位候补用户。
此外,针对患者复诊需要重复挂号的问题,山东、江苏、重庆等地还推出了“一次挂号管三天”的措施。这一政策规定,患者在首次挂号后的三天内,如果需要复诊或查看检查结果,无需再次支付挂号费。这一举措进一步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简化了就医流程。
未来展望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智慧医院建设正在向纵深推进。从预约挂号到候补机制,再到复诊免挂号,这些创新举措都在不断提升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未来,我们有理由期待更多以人为本的医疗服务创新,让就医过程更加便捷、高效、人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