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我本是高山》热映:张桂梅与华坪女高的教育奇迹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我本是高山》热映:张桂梅与华坪女高的教育奇迹

引用
腾讯
11
来源
1.
https://new.qq.com/rain/a/20241002A05MIA00
2.
https://m.ac.qq.com/Ask/detail/aid/pefopeurzf
3.
https://www.sohu.com/a/754934638_121680813
4.
https://post.smzdm.com/p/aeqwxrr4/
5.
https://new.qq.com/rain/a/20241004A06PY100
6.
https://www.sohu.com/a/754873157_121817239
7.
https://baike.baidu.com/item/%E6%88%91%E6%9C%AC%E6%98%AF%E9%AB%98%E5%B1%B1/63491013
8.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CUN2BQ905529WGR.html
9.
https://www.sohu.com/a/811919660_121948376
10.
https://www.sohu.com/a/830440017_121981069
11.
https://www.lizhifilm.com/index/video/show/pro_id/367.html

电影《我本是高山》正在全国热映,这部根据“时代楷模”张桂梅真实事迹改编的影片,讲述了她在云南丽江华坪创办女子高中的感人故事。影片通过展现张桂梅校长以“教书救人”为己任,带领大山深处的女孩们克服重重困难,成功改写命运的动人历程,引发了观众的广泛关注和热议。

01

张桂梅与华坪女高的教育奇迹

张桂梅校长的事迹早已广为人知。2008年,她在云南丽江华坪县创办了全国第一所全免费的公办女子高中——华坪女子高级中学。这所学校的创办,源于张桂梅对山区女孩命运的深切关注。她发现,许多女孩因为家庭贫困或重男轻女的思想,早早辍学,甚至走上早婚早育的道路。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她决心创办一所专门招收贫困女孩的学校,让她们通过教育改变命运。

华坪女高自成立以来,创造了令人瞩目的教育奇迹。截至2024年,学校已帮助超过2000名贫困女生走出大山,考入大学。其中,2016年一本上线率达30%,本科上线率99%;2020年159名考生中150人上本科线,理科最高分达651分,文科最高分619分。这些成绩的背后,是张桂梅校长和老师们付出的无数心血。他们不仅传授知识,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品格和价值观,帮助她们树立自信,追求梦想。

02

电影引发的争议与思考

然而,这样一部看似充满正能量的电影,却在上映后引发了不小的争议。有观众认为,影片对张桂梅校长的形象塑造过于理想化,缺乏真实感;也有观众指出,电影在改编过程中添加了过多虚构的情节,偏离了真实事迹。更有专业人士批评,影片的创作逻辑存在问题,编剧团队在塑造人物时过于依赖个人化解释,忽视了张桂梅精神的社会文化根源。

这种争议也反映在了票房表现上。尽管影片上映8小时就突破373万票房,但最终票房仅接近9800万,远未达到预期的1.15亿。豆瓣评分至今未开,侧面反映了影片在口碑上的困境。

03

教育题材影视作品的启示

《我本是高山》的上映和引发的争议,为我们提供了深刻的启示。教育题材的影视作品,尤其是基于真实人物和事件改编的作品,需要在艺术创作和真实还原之间找到平衡点。过度的艺术加工可能会失去真实感,而完全照搬现实又可能缺乏艺术感染力。如何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艺术手法更好地展现人物精神,是创作者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张桂梅校长的事迹之所以感人,正是因为它展现了一个人如何通过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改变一群人的命运。这种精神的力量,是任何虚构情节都无法替代的。正如一位观众所说:“最打动人的,往往是真实的力量。”

电影《我本是高山》的上映,让我们再次聚焦张桂梅校长和华坪女高的故事。无论影片本身存在多少争议,它所展现的教育扶贫事业的重要性和女性教育的价值,都是不容置疑的。张桂梅校长用她的行动证明了,教育是打破贫困循环最有力的武器,而一个有信念的人,可以创造出改变命运的可能。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