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西安事变纪念馆:那些年我们一起守护的记忆
探访西安事变纪念馆:那些年我们一起守护的记忆
“西安事变纪念馆今年前5个月累计接待游客超过35万名,成为众多来西安旅游的年轻人的新选择。”这组数据背后,是西安事变纪念馆作为历史见证者所焕发的新生。这里不仅是历史的记录者,更是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
历史建筑的保护与传承
西安事变纪念馆是在张学良将军公馆和杨虎城将军止园别墅旧址的基础上建立的专题性纪念馆。纪念馆的主要建筑包括五间厅、兵谏亭、黄楼、高桂滋公馆、止园(杨虎城公馆)和西京招待所等。
五间厅位于华清池内,曾是蒋介石的行辕。1936年12月12日,这里见证了中国现代史上著名的“西安事变”,促成了国共两党的第二次合作,开启了伟大的中华民族抗日战争。
兵谏亭是蒋介石当年藏身之处,后被搜山部队发现并送往西安新城黄楼。黄楼位于陕西省政府大院内,是张学良、杨虎城二将军设立联合指挥部的绥靖公署所在地。由于当时绥署内部复杂,蒋介石随后被安排住进高桂滋公馆。
金家巷一号是张学良公馆,有东、西楼之分,今为建国路69号,紧靠高桂滋公馆。杨虎城公馆原名“紫园”,后改名“止园”,坐落于青年路止园饭店西侧,为二层古式建筑,内部陈设有杨虎城的遗物及西安事变部分文件。
这些历史建筑都得到了妥善保护,其中一些已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们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后人了解那段波澜壮阔岁月的重要载体。
创新的展陈方式
西安事变纪念馆不断创新展陈方式,让历史“活”起来。纪念馆推出了数智人“璐璐”虚拟导览和秘密交通站元宇宙展览等系列展览,进一步发挥馆藏资源优势,开展思政课现场教学,推动革命文物资源融入大思政课教育体系。
“我要去延安——抗战时期爱国青年的时代抉择”主题展览是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在暑假期间推出的新展览,6月27日正式开放。展览以20世纪三四十年代爱国青年奔赴延安的历史史实为背景,分为4个主展厅和4个专项展厅,设置12个展项,共展出文物132件(套),其中的74件为首次展出。
纪念馆还推出了VR虚拟展厅,真实还原展厅形态并展出革命文物、历史图片,让参观者感受革命先烈的奋斗精神。这种科技与历史的融合,让红色文化更加生动、直观,吸引了众多年轻人的关注。
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
西安事变纪念馆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纪念馆与陕西照金干部学院合作,设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双方通过资源共享、密切协作,共同推进干部教育培训高质量发展。
西安科技大学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与西安事变纪念馆共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青年志愿服务基地”。自2018年起,该院师生连续十年于西安事变纪念日前后,在张学良公馆、杨虎城止园别墅、兵谏亭旧址等多地进行原创情景剧《西安事变》的义演活动,受到了广大师生和周边民众的长期好评。
纪念馆还推出了多种文创产品,如邮票、抱枕、水杯、茶具、明信片等,让红色文化融入日常生活。这些文创产品不仅具有实用价值,更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和革命的精神。
参观攻略
西安事变纪念馆免费开放,开放时间为9:00-17:00(周一闭馆)。游客可通过微信公众号提前预约,建议参观时长为1-2小时。
纪念馆地址位于陕西省西安碑林区建国路69号,交通便利。游客可乘坐五龙专线、5、7、K605、606、607、611、612、612区间、K630、702、704、705、710、714、游6路公交在“大差市”站下车,往东第一个十字路口向南100米路东即到。
西安事变纪念馆通过保护历史建筑、创新展陈方式和开展教育活动,让红色文化焕发新生。这里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座承载着重要历史记忆的纪念馆,感受那段波澜壮阔的岁月,铭记先辈们的英勇事迹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