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从“爹娘”到“爸妈”:中国家庭称谓的千年变迁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从“爹娘”到“爸妈”:中国家庭称谓的千年变迁

引用
腾讯
12
来源
1.
https://new.qq.com/rain/a/20241227A04SI900
2.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530T8NG0523WUF9.html
3.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EOSC9TV0521CUKG.html
4.
https://www.sohu.com/a/812730025_122049662
5.
https://www.sohu.com/a/770919764_121925053
6.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9124502999110452
7.
https://m.toutiao.com/article/7397422853236261417/
8.
https://m.qidian.com/ask/qiqcldyamlw
9.
https://www.hanspub.org/journal/paperinformation?paperid=92325
10.
https://m.douyin.com/share/note/7377695656586120502
11.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A9%9A%E5%BE%8C%E5%A7%93%E5%90%8D
12.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709/17/30159286_1128354942.shtml

“爹娘”和“爸妈”,这两个看似简单的称谓,承载着中国人对父母最深切的爱与敬意。然而,你可能不知道,这两个词背后竟然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变迁。

01

从“爹娘”到“爸妈”的历史演变

在中国古代,对父亲的称呼多达七八十种,包括“父”、“爷”、“爹”、“爸”等。其中,“父”字最早出现在甲骨文中,是最早用来称呼父亲的词汇。而“爹”字则最早见于三国时期的《广雅·释亲》,后来在宋代普及至大江南北。

母亲的称呼同样丰富多彩,有二三十种之多,如“母”、“妣”、“萱堂”、“社”、“姐”、“家家”、“阿家”、“娘”、“媪”和“妈”等。这些称呼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地区都有其独特的使用场景。

02

地域差异:南北方的称呼大不同

中国幅员辽阔,各地对方言体系复杂,对父母的称呼也各具特色。北方地区虽然很多城市已经使用“爸妈”这样的称呼,但在广大农村地区,对父亲的称呼依旧存在“爹、大”等称呼。南方由于丘陵河流间隔,方言体系就更加复杂,对父母亲的称呼,甚至还有阿爷、阿娘这样的叫法。

03

称谓变化背后的社会历史原因

这种称谓的变化,与社会历史的发展密切相关。在清朝时期,满族入关后,满汉八旗、蒙八旗都是属于旗人,编入地方户籍的便是民人,满族旗人会称父亲为阿玛,母亲是额娘,但是,汉八旗会使用爸妈的称呼,民人就一般称呼为“爹娘”。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了晚清时期,爸妈的称呼随着普通话的逐渐普及,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人使用。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普通话和扫盲教育的普及,"爸妈"这种简单易读的称呼逐渐取代了其他复杂的称谓,实现了从日常用语到书面用词的统一。

04

现代家庭的新变化

在现代社会,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淡化,一些新兴的称呼方式也逐渐出现。比如在家庭内部,有的家庭可能根据年龄大小,称呼小姨子的丈夫为“大哥”或“小弟”;有的则根据性格、职业等特点,给予特定的昵称或代号。这些个性化的称呼不仅体现了家庭成员间的亲密关系,也反映了家庭文化的独特性和多样性。

无论时代如何变迁,这些称谓背后所蕴含的亲情与敬意始终不变。它们不仅是简单的称谓,更凝结着中华民族尊祖敬亲的孝道文化。

那么,你家是怎么称呼父母的呢?是传统的“爹娘”,还是现代的“爸妈”?或者有其他独特的称呼?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故事!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