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从众心理与学习动机:阿施实验的启示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从众心理与学习动机:阿施实验的启示

引用
豆瓣
8
来源
1.
https://m.douban.com/note/864078653/
2.
https://new.qq.com/rain/a/20240307A0AAET00
3.
https://zh.wikibooks.org/wiki/%E8%B6%85%E6%99%AE%E9%80%9A%E5%BF%83%E7%90%86%E5%AD%A6/%E7%A4%BE%E6%9C%83%E5%BF%83%E7%90%86%E5%AD%B8
4.
http://www.xiaoranlin.com/experiment.html
5.
https://www.mypsy365.com/article/449
6.
https://zh.wikibooks.org/zh-sg/%E8%B6%85%E6%99%AE%E9%80%9A%E5%BF%83%E7%90%86%E5%AD%A6/%E7%A4%BE%E6%9C%83%E5%BF%83%E7%90%86%E5%AD%B8
7.
https://xsc.neuq.edu.cn/info/1038/1654.htm
8.
https://rjxy.wmu.edu.cn/info/1090/189869.htm

1950年代,社会心理学家所罗门·阿施(Solomon Asch)设计了一个经典的从众实验,揭示了群体压力对个体判断的影响。在这个实验中,参与者需要完成一个看似简单的视觉判断任务:比较一条标准线和三条不同长度的比较线,选择哪一条比较线与标准线长度相同。

然而,实验的巧妙之处在于,除了一个真正的被试外,其他参与者都是知情的同谋。在多数情况下,这些同谋会故意选择错误的答案。阿施想观察在这种明显的错误面前,真正的被试是否会放弃自己正确的判断,从而随大流。

实验结果令人震惊:大约三分之一的参与者至少选择了一次与同谋一致的错误答案。当同谋人数增加到三个或更多时,从众的比例达到了最高。然而,如果有一个同谋给出正确答案,即使其他人都给出错误答案,从众现象也会显著减少。

这个实验揭示了社会影响的力量,并对理解社会压力如何影响个人决策和行为提供了深刻见解。这些发现对于教育、心理学、广告学等领域都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帮助人们理解在团体决策和社会互动中的行为动力。

从众心理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为了确保自己的意见是正确的,二是通过不辜负他人的期望来赢得他人的好感和认可。当物理现实越来越无法确定时,人们就会越来越依赖“社会现实”。这并不是仅仅因为他们担心受到群体的惩罚,而是因为群体能提供他们所期待的有价值的信息。

在教育领域,从众心理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种类型:

  1. 依从:为了获得奖励或逃避惩罚而做出某种行为。这种行为往往持续时间较短,一旦奖励或惩罚消失,行为就会改变。

  2. 认同:因为希望与某个榜样保持一致而产生的行为。这种行为比依从更持久,因为它涉及对某种价值或信念的认同。

  3. 内化:因对某种价值或信念的确信而带来的最持久、最根深蒂固的反应。这种行为最难改变,因为它已经成为个人价值体系的一部分。

在学习过程中,从众心理可能表现为盲目跟随同学的选择,或者在小组讨论中放弃自己的观点。这些行为虽然在短期内可能避免了冲突或获得了同伴的认可,但长远来看,却阻碍了个人思维能力和独立判断力的发展。

那么,如何通过阿施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呢?

首先,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重现这个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从众压力。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可以更直观地理解从众心理的产生机制,从而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其次,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区分从众与自主学习。真正的学习动机应该建立在对知识的渴望和对自我提升的追求上,而不是为了获得他人的认可或避免惩罚。

最后,教师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来对抗从众压力。这包括教会学生如何评估信息的可靠性,如何形成自己的观点,以及如何在群体中保持独立性。

通过这些方法,教师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克服从众心理,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学习动机,使他们成为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学习者。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