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如何吃得健康又传统?
大年初一如何吃得健康又传统?
大年初一,家家户户都忙着准备丰盛的团圆饭。面对琳琅满目的传统美食,如何在享受美味的同时保持健康饮食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传统美食的健康吃法
饺子:少油煎煮更健康
饺子是北方人春节必备的传统美食,象征着团圆和财富。但传统的煎炸方式会增加油脂摄入,不利于健康。建议采用少油煎煮的方式,既能保持饺子的美味,又能减少油脂摄入。同时,饺子皮可以用全麦面粉制作,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
春卷:低热量蔬菜馅更健康
春卷是南方人春节常吃的传统美食,象征着财富和好运。但传统的春卷馅料往往高油高热量,不利于健康。建议选择低热量的蔬菜馅,如白菜、胡萝卜、豆芽等,减少酱料的使用,采用蒸煮的方式烹饪,既能保持春卷的美味,又能减少热量摄入。
年糕:自制无糖无油更健康
年糕是南方人春节常吃的传统美食,象征着年年高升。但传统的年糕往往高糖高油,不利于健康。建议自制无糖无油的年糕,采用蒸煮的方式烹饪,既能保持年糕的美味,又能减少糖分和油脂的摄入。
鸡肉:清淡烹饪更健康
鸡肉是春节常吃的传统美食,象征着家庭和谐和婚姻美满。但传统的鸡肉烹饪方式往往高盐高油,不利于健康。建议选择清淡的烹饪方式,如清蒸、白灼等,减少盐分和油脂的摄入。
鱼类:保留营养更健康
鱼类是春节常吃的传统美食,象征着年年有余。但传统的鱼类烹饪方式往往高油高热量,不利于健康。建议采用清蒸的方式烹饪,保留鱼肉的营养,减少油脂的摄入。搭配姜葱酱油,既能保持鱼类的美味,又能减少油脂的摄入。
海鲜:选择低胆固醇品种更健康
海鲜是春节常吃的传统美食,象征着财富和好运。但传统的海鲜烹饪方式往往高胆固醇,不利于健康。建议选择低胆固醇的海鲜品种,如虾肉、蛤蜊等,减少胆固醇的摄入。
健康饮食建议
荤素搭配要合理
春节期间,餐桌上往往少不了大鱼大肉。但过多的肉类摄入会增加脂肪摄入,加重消化器官和心脑血管的负担。建议荤素搭配比例为1/3素菜、1/3荤菜、1/3半荤半素,食物种类要丰富多样,多选深色蔬菜、菌藻类、豆类、薯类、杂粮,荤菜优选鱼虾类、去皮禽类等。
健康烹饪很重要
春节期间,家家户户都会做很多油炸食物,如炸藕合、炸丸子、炸鱼虾等。但高温油炸会产生苯并芘、杂环胺等致癌物,且油炸食物过于油腻。建议采用蒸、煮、炖等健康的烹饪方式,少用煎、炸、烤等方式。
饮酒要限量
喝酒是春节期间许多家庭朋友聚会中不可缺少的助兴环节。但过量饮酒会造成肝脏、消化系统、神经系统损伤。建议成年人如饮酒,一天饮用的酒精量不应超过15g,相当于啤酒450毫升,或葡萄酒150毫升,或38°白酒50g(1两)。尽可能选择低度酒,忌空腹喝酒,饮酒不宜过快过猛,饮酒时不同时喝碳酸饮料。
零食要适量
零食是春节期间不可缺少的配角,品种多样,糖果、糕点、坚果等深受人们喜爱,但大多数含糖、含盐较高。高盐(钠)摄入可增加高血压、脑卒中和全因死亡的发生风险。零食建议选择原味的坚果或新鲜水果,且食用量以不影响正餐的食欲为宜。建议坚果每天摄入10g(约一小把),水果每天200—350g(约1个拳头大小)。
饮食要有节制
春节期间丰盛的菜肴和节日氛围使人食欲旺盛,易暴饮暴食,突然吃太饱需要更多的消化液进行消化,会增加肠胃负担,影响正常的消化机能,损害胃肠道健康,可能导致急性胃肠炎、消化不良、急性胰腺炎或溃疡等疾病。因此,为了过一个健康祥和的新年,节日期间美食可以吃,但要有节制、不过量,应做到大餐不过饱,零食要有度!
创新健康菜谱
芦笋炒牛肉
芦笋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牛肉则提供高质量的蛋白质。这道菜不仅美味可口,还能为身体提供丰富的营养。
菠菜猪肝汤
菠菜富含钙、铁与维生素K,猪肝富含铁元素和维生素A。这道汤品不仅能帮助补血,还富含多种营养素,适合全家人食用。
番茄龙利鱼
番茄富含维生素C,龙利鱼富含优质蛋白质。这道菜创新搭配了新鲜番茄与美味龙利鱼,既美味又营养。
莲藕排骨汤
莲藕富含膳食纤维,排骨富含钙质。这道汤品不仅美味可口,还能帮助消化,促进骨骼健康。
南瓜蒸排骨
南瓜富含β-胡萝卜素,排骨富含蛋白质和钙质。这道菜不仅美味可口,还能为身体提供丰富的营养。
结语
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享受美食是节日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健康饮食同样重要。通过合理搭配传统美食和健康食材,采用健康的烹饪方式,控制饮食量,我们可以在享受传统美食的同时,保持健康饮食习惯,过一个既传统又健康的春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