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尽量少吃这几种蔬菜,菜贩子自己都不吃
春天尽量少吃这几种蔬菜,菜贩子自己都不吃
春天是蔬菜大量上市的季节,各种新鲜蔬菜让人垂涎欲滴。然而,并非所有蔬菜都适合食用,有些蔬菜可能暗藏风险。本文将为您介绍几种需要谨慎食用的蔬菜,帮助您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也能保护好自己的身体健康。
春季慎食的两种野菜
蕨菜:古老野菜的潜在风险
蕨菜是春季常见的野菜之一,其嫩茎常被用来凉拌。然而,长期食用蕨菜可能对健康造成影响。
古代医学典籍《饮膳正要》记载:“蕨菜,味苦,寒,有毒。动气发病,不可多食。”意思是蕨菜性寒,皮肤敏感的人食用后可能会加重病情,甚至引起全身红疹和瘙痒。长期食用可能导致肾阳不足,头发脱落,眼睛失去光泽。
《本草纲目》中也提到:“(蕨菜)久食,令人目暗、鼻塞、发落。又冷气人食之,多腹胀。小儿食之,脚弱不能行”。
《食疗本草》则指出:“蕨之无益,为其性冷而滑,能利水道,泄阳气,降而不升,耗人真元也。”
现代研究表明,蕨菜中的“原蕨苷”可能诱发消化道癌症。因此,建议偶尔食用时,用水浸泡并焯水,每次食用量不超过100克。孕妇和脾胃虚寒者应避免食用。
红凤菜:潜在的肝脏威胁
红凤菜在西南和两广地区常见,被认为具有补血功效。但研究表明,红凤菜含有肝毒性物质“吡咯里西啶类生物碱”。多食对肝脏伤害加大,不建议肝病、黄疸患者、免疫力较弱者和婴儿食用。长期食用可能影响凝血、食欲和正常代谢。
其他需要谨慎食用的蔬菜
发芽土豆:隐藏的毒素
购买土豆时要注意是否有发芽。发芽的土豆含有大量的龙葵碱,这种物质具有溶血作用,可能导致脑充血和水肿。误食发芽的土豆后,最初会感到喉咙痒和火辣辣的灼烧感,接着上腹部会发热,还可能引起胃肠炎。
香椿:焯水才能安心食用
香椿是许多人喜爱的食材,但直接食用香椿可能导致中毒。香椿芽中含有亚硝酸盐,每公斤嫩芽中含有30毫克以上,老叶更高达55-60毫克。亚硝酸盐是有毒物质,摄入0.3-0.5克即可引起中毒。因此,在食用香椿时务必焯水,以有效降低亚硝酸盐的含量。
隔夜泡的木耳:致命的微生物
隔夜泡的木耳上可能滋生“椰毒假单胞杆菌”,产生的“米酵菌酸毒素”会损害肝细胞的营养供给。
如果不小心中毒,轻者会出现恶心、头晕,严重者可能昏迷、黄疸和肝功能衰竭。由于米酵菌酸耐热,焯水或炒菜都无法消除其毒性。因此,吃木耳时只需泡软后下锅。如果泡发时间超过2小时,应冷藏,以避免微生物滋生。
青西红柿:未熟透的危险
女性大多将西红柿视为水果,以达到养颜瘦身的目的,同时补充体内所缺少的维生素,一举多得。然而,在挑选西红柿时,一定要选择完全熟透的西红柿,这样口感更好。尤其要避免购买青色的西红柿,因为这种未完全熟透的西红柿内含有有害物质——龙葵碱,过量摄入可能导致不适反应。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