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为什么不是历史文化名城?你知道南宁的古建筑有什么奇妙吗?
南宁为什么不是历史文化名城?你知道南宁的古建筑有什么奇妙吗?
南宁,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首府,虽然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但却未能跻身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列。本文将为您揭示其中的原因,并带您领略南宁独特的古迹与现代景观。
广西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包括桂林、柳州、北海,而作为自治区首府的南宁却未能入选,这不禁让人产生疑问。南宁不仅是骆越国的古都,还拥有众多历史古迹,那么为什么没能获得这一称号呢?
柳州有柳宗元市长、柳侯祠、文庙、九龙南朝古墓、程阳风雨桥、马胖鼓楼、西来古寺、和里三王宫、白莲洞遗址、东寨飞山庙、丹洲古城……桂林有靖江王城、大圩古镇、甑皮岩遗迹、白云观、栖霞寺、恭城文武庙、灵渠……
南宁的历史古迹虽然不如桂林、柳州那样集中,但同样具有独特的历史价值。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南宁的这些古迹:
- 南宁古城墙
南宁建城始于唐朝,城区方圆4.5公里,有完整的城门城墙,宋代城墙为砖石结构,城墙高9.6米,宽为7米。从20世纪初开始,城墙被逐步拆除,到1956年,古城墙几乎被拆除,仅存邕江大桥北岸112米的古城墙。
古城墙的拆除,使得南宁失去了申报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依据。
- 伏波庙
位于横县云表镇站圩东南3公里的郁江乌蛮滩北岸,距县城28公里,是为纪念东汉伏波将军马援南征交趾(今越南)、平定叛乱、定疆界、在乌蛮滩疏河通航而建的一座祭祀性建筑。
这是一座很神奇的古建筑,通过精妙的建筑设计,让周围参天大树的树叶不会飘落到庙内,就像有神灵保护伏波庙一样。让屋顶没有树叶积堵而保护好寺庙。不愧是南宁最具代表的历史古建筑!
- 李萼楼庄园
位于南宁市横县马山乡瀚桥村,由德惠堂、光裕堂、敬修堂、花园、碉楼等几部分组成,占地6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多平方米。岭南大地主的家是什么样?李萼楼庄园是最好的答案:
- 五圣宫
位于南宁市邕宁区蒲庙镇蒲津路63号,坐落在蒲津公园银枕峰东面脚下,清代古建筑。五圣宫供奉北帝、天后、龙母、伏波、三界五位民间圣神,故得名。五神一起共一庙供奉,这在道教史以及国内历史上实属罕见,充分体现了南宁古人群众包容共存的宽厚胸怀。
- 滕村北府庙
位于南宁柳沙园艺场,959年的历史,抗战时村民多次配合军队以滕村为据点击落日寇飞机,阻击日军在柳沙滩的登岸入侵,所以北府庙既是文物古迹,亦是记载着南宁人抗击外侮之圣地。
- 海棠桥
位于横县海棠公园内,横跨香稻溪,始建于宋代,1742年重建,至今已有700多年历史。桥长30米,高9米,桥面宽1.8米。1097年,北宋词人秦观遭贬谪编管横州,曾于桥畔留下“瘴雨过,海棠开,春色又添多少?”的词句,海棠桥因此得名。秦观离世后,横州人民陆续为他重修了浮槎馆 、海棠桥,修建了淮海书院、海棠亭、浮槎馆等,只可惜大部分古迹荡然无存,惟有海棠桥至今依然保护完好。
- 新会书院
位于南宁市解放路42号,坐北朝南,为广东新会县人士集资兴建,始建于清乾隆初年,重修于道光二十三年(1843),现址长55米,宽20米,原有三殿两廊一阁,现存三殿两廊。
- 雷婆岭摩崖石刻
位于邕宁区镇龙乡海拔209米的雷婆岭上。据《雷庙碑记》载:每逢五月初五,群贤毕至,少长成集,乘兴而游乐。同时,进行有关道教礼事活动,事后便在摩崖上刻石留念,这种活动始于清嘉庆二十四年(公元1819年),一直延续到至今。
- 灵岩寺
位于南宁马山县古零镇乾登山上,是广西最大的岩洞式寺庙。始建于宋代元丰年间(1078—1085年),由六祖后裔南华慧远禅师东来古零开山始建。
- 罗波庙
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武鸣县罗波镇罗波街南面。广西壮族环大明山各地歌颂姆特掘(龙母)和特掘而建的庙宇。罗波庙旧壮语称"庙佬谱",汉译即高祖母庙,晚清本乡文人韦丰华根据壮语音写成"罗波庙”。
南宁的武鸣是古骆越国的国都,是壮族文化中心地之一,虽然出土有漂亮的铜鼓、有山歌文化,但是留下的古迹却很少,没有出名的古迹承载,有一定的“历史文化”,但不像“名城”,所以没有助力南宁上榜“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传统民族活动老是在没有历史文化底蕴的体育馆举办,丧失历史底蕴感
但是南宁是非常值得旅游打卡的,青秀山有丰富多彩的各种植物,青秀山有非常漂亮的花海,人民公园有绿野仙踪的感觉,三街两巷有古香古色的岭南风,亭子码头、平西夜市、农院路有各种美食,打卡会展中心、广西艺术文化中心、金湖广场、民族广场、民族大道可以拍出漂亮的南宁照片,
南宁马山弄拉
青秀山观音禅寺
南宁的园博园
武鸣伊岭岩、江宇小镇、起凤山、大明山 , 上林的三里洋渡、大龙湖、大龙洞, 马山的弄拉、攀岩小镇,隆安的更望湖都是值得旅游打卡的好地方,而且南宁很多道路都有非常出片的鲜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