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鱼峰歌圩”唱响线下线上,千年山歌成“网红”
柳州“鱼峰歌圩”唱响线下线上,千年山歌成“网红”
2024年4月10日,2024中国·柳州“鱼峰歌圩”全国山歌邀请赛暨“歌仙刘三姐”广西山歌王争霸赛在柳州盛大开幕。来自全国18个省(自治区)、26个民族,以及越南、印度尼西亚等东盟国家的80多名优秀歌手齐聚龙城,共同演绎了一场精彩纷呈的山歌盛宴。
一场盛会,八方来宾共欢乐
在鱼峰山下的“歌仙刘三姐”广西山歌王争霸赛现场,台上,多彩民族,歌声连连;台下,人头攒动,掌声不断,细雨霏霏挡不住歌友的热情。来自湖南、贵州和广西等地的歌王、歌手,以及抖音上的广西网红山歌手等近40名选手齐聚一堂,唱响“最炫民族风”。
此次“歌仙刘三姐”广西山歌王争霸赛采取先唱后念词的方式,用地方传统山歌调“斗唱”。观赛者从你来我往的精彩对歌过程中,感受到了广西山歌的原生态和多样性。
现场,来自桂林市恭城瑶族自治县的赵玲身着鲜艳的少数民族服饰,在镜头前直播即兴唱山歌。她说,此前来鱼峰山赶过“歌圩”,这是她第一次来参赛。“柳州山歌的氛围很好,歌手一开口就能吸引很多听众,听众越多的时候歌手创作灵感就会越好。”
另一边,在市文化艺术中心的“鱼峰歌圩”全国山歌邀请赛现场,空灵的音律萦绕舞台。参赛选手李恩平和3位姑娘身穿壮族服饰,以原生态唱法演绎流传在崇左市龙州县一带的壮族天琴。
“这首《天之琴韵》唱的是天之琴声从何处来,琴声悠扬如泉水般流淌,流向远方,流向亲人的身旁。”李恩平说,他从2015年开始,抱着学习的态度携手不同的伙伴参赛。“赛事越来越专业化,我们可以聆听各族的民歌,欣赏不同歌手的唱法。”
“鱼峰歌圩”全国山歌邀请赛不仅云集内蒙古、山西、浙江等省(自治区、直辖市)具有民族特色的山歌手,也邀请到相关东盟国家的数十名优秀歌手参与。
歌声嘹亮,传统舞台有新意
当天,由融水苗族自治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选送的小组唱节目《兄酒》,“苗歌+流行”的元素别具一格。参赛选手石奎说,这是一首原创歌曲,歌词描绘的是他外公制作糯米酒的过程,“与优秀歌手同台竞技,要唱出我们的民族自信。”
“大家都拿出了‘绝活’,更多伴奏乐器、原创歌曲在全国山歌邀请赛上亮相。”国家一级演奏员、柳州市音乐家协会主席李燕多次担任全国山歌邀请赛评委,她感觉今年参赛选手的水平都很高,带来了新作品。
线上线下,鱼峰歌圩盛名扬
“柳州有个鱼峰山,山下有个小龙潭;终年四季歌不断,都是三姐亲口传。”这首柳州家喻户晓的民谣中所说的歌,就是山歌。柳州市的鱼峰山又名立鱼峰,传说歌仙刘三姐在这里传唱山歌并成仙升天,更让它成为公认的“山歌圣地”。
“鱼峰歌圩传天下,紫荆花城人爱游……”近日,在鱼峰山下的三姐歌台,广西歌王、自治区级非遗项目“柳州鱼峰歌圩”代表性传承人陆连芳正带着徒弟徒孙们,用朗朗上口的山歌,向市民游客介绍柳州,展现柳州山歌文化的魅力。一曲曲山歌,这边唱完那边和,让人越听越上头。听到歌声赶来的山歌爱好者,围聚了一层又一层。
柳州山歌活动自唐代开始活跃,至宋、元形成歌圩,明、清和民国时期已颇具影响力。新中国成立后,山歌受到政府重视,又开始兴盛起来。1956年中秋节,柳州市首届万人山歌会在鱼峰山举办,将歌圩从乡间搬进了城市。当时柳州人口近20万人,一个歌会竟吸引了上万人参加。
因歌而会,聚而为圩。歌圩的规模有大有小,大歌圩有数千至上万人,小歌圩也有数十人。歌圩上歌手们“开口一唱歌成河”。1963年,郭沫若来到柳州,在听到群众对歌后欣然作诗:“立鱼峰半歌声发,应是刘三姐再来;驾驭龙鱼飞九有,神州到处是歌台。”
如今,每逢节假日,鱼峰山下、小龙潭边、江滨公园里,都有歌手自发结伴、对唱山歌。逢重大歌会,不仅周边县市的群众赶来围观,远在贵州、湖南等地的歌手也慕名而来,柳州鱼峰歌圩的美名不胫而走。
陆连芳几乎每个周末都和山歌爱好者聚在鱼峰山下以歌会友,传歌带徒。“柳州山歌是从老百姓的心里唱出来的,歌词大多是即兴创作,灵感来源于生活,群众接受度极高。”她说,每次只要开嗓唱上几句,现场立马就会围上几百人。
2014年,柳州鱼峰歌圩被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自当年起,柳州连续举办十届“鱼峰歌圩”全国山歌邀请赛,吸引全国各地各民族的山歌爱好者前来参赛。经过多年培育,“柳州鱼峰歌圩”已成为每年广西三月三传统节日中最具影响力的文旅活动之一。
近年来,柳州鱼峰歌圩对山歌文化进行了内容和形式的丰富和升级,创新地将山歌唱到了网上,形成了“云上歌圩”。古老传统的山歌艺术与现代时尚的互联网新媒体相结合,焕发出勃勃生机,也让越来越多年轻人参与到歌圩中。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柳州鱼峰歌圩相关个人抖音号中,1万粉丝以上的账号有近70个,10万粉丝账号超过20个,百万粉丝账号2个;柳州山歌自媒体账号1万粉丝以上的超过20个,百万粉丝账号1个。“这些账号的活跃度都非常高,账号不定期推出的作品与网络直播内容垂直,粉丝黏性强,流量巨大。”柳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公共服务科副科长李义成说。
1998年出生的山歌主播“山三妹”原名韦莉莉,正是陆连芳的徒弟。她在某短视频平台的粉丝量超百万,因视频中演唱的山歌通俗诙谐、地气十足而受到众多粉丝喜爱,也吸引了来自区内以及陕西、贵州、重庆等地的人前来拜师学习。目前她收了200多个徒弟,绝大部分是90后、00后。
“山歌代代相传,每个人想法不同,写出来的歌也不一样。”韦莉莉表示,带徒弟会让山歌不断创新,给山歌发展注入活力。山歌受众广、有流量,有好的发展前景,通过“师徒联动”、到外地与其他歌手交流的方式还可以增加账号流量,进一步扩大影响力、增加效益,“让山歌唱遍大江南北”。
山歌唱出了流量,唱进了产业。柳州市以“山歌赛+”为抓手,把山歌融入文旅产业和特色产业,推出“听歌+嗦粉”旅游线路,丰富文旅消费。鱼峰区还成立柳州鱼峰歌圩文化旅游产业联盟,为各大旅行社和各螺蛳粉企业搭建研学旅游桥梁,助力乡村振兴。
有歌云:
三姐传歌在柳州,小龙潭水润歌喉;
立鱼峰旁成歌海,山歌不断唱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