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广州医大专家推荐:春夏交替如何通过饮食缓解长期胃部饥饿感?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广州医大专家推荐:春夏交替如何通过饮食缓解长期胃部饥饿感?

引用
腾讯
9
来源
1.
https://new.qq.com/rain/a/20240624A04UA100
2.
https://m.baidu.com/bh/m/detail/sv_5997908555163612212
3.
https://www.163.com/dy/article/IR9RQLCN0514CQBI.html
4.
https://fjszyy.com/zhmz_ny.php?classid=6&infoid=1610&yid=632
5.
http://www.xzrbw.com/info/1264/368020.htm
6.
https://cont.jd.com/content/426894
7.
https://www.amway.com.tw/iShare/Monthly/Inner/40878/40880
8.
http://szyyj.gd.gov.cn/zyyfw/ysbj/content/post_4397700.html
9.
https://mzj.cq12349.cn/cqkfyy/html/zx/20240221/26693.html

春夏交替时节,人体新陈代谢旺盛,容易产生饥饿感。广州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脾胃科康宜兵主任中医师指出,通过控制饮食量至七分饱可以减轻肠胃负担,并针对不同人群提供具体的饮食调理建议。

01

为什么春夏交替时节容易感到饥饿?

康宜兵主任中医师解释,春夏交替之际,气温上升,雨水充沛,万物更迭,人体的新陈代谢也变得旺盛起来。此外,春季后期容易出现情绪压力、失眠或熬夜等因素都可能会促使饥饿感来得更频繁。在中医理论中,有“脾主长夏”的说法,但也有“脾主四季”的说法,也就是说,心、肺、肝、肾四脏都有“主属”的季节,但是脾并非独属某一个季节,而是分主四季中每季的前后各九日,即十八日,四季共七十二日。可见,季节变换交接之时,都要重视养脾。

02

如何通过饮食调理缓解长期胃部饥饿感?

康宜兵主任中医师建议,饮食自倍,脾胃乃伤。在季节变换之际,吃得过饱会增加脾胃的负担,导致消化不良、胃胀胃痛、嗳气、反酸等问题。此时吃“七分饱”有助于减轻肠胃负担,确实对健康有好处。

03

不同人群应该如何进行饮食调理?

  • 肥胖人士:首先要注意控制总热量的摄入,使热能的摄入低于热能的消耗,迫使体内库存脂肪的消耗,从而起到减肥的目的。注意不吃零食、甜食、夜宵等;吃饭时要细嚼慢咽,减慢进食速度;在保证瘦肉、鱼、蛋、牛奶等蛋白质摄入的基础上,适量减少主食;晚餐宜少吃,如果晚上很饿,可以选择少量低糖、低脂、高纤维的食物作为夜宵,比如水果、蔬菜或全麦食品等。

  • 糖尿病患者:在按医嘱合理使用降糖药物、保持血糖稳定的基础上,需特别重视三餐规律,少吃高糖、高脂肪的食物,避免体重增加血糖升高。要多选择植物油,少使用动物油。多吃蛋白质含量比较高的食物。多吃富含纤维的粗粮,如全谷类、豆类、荞麦等。多吃白菜、茄子、丝瓜、苦瓜等蔬菜。尽量食用含糖量低的水果。如果没到用餐时间就饿了,可以饮水或者吃少量坚果来增加饱腹感。因为糖尿病患者一饿就容易低血糖,所以在睡前可以适当加餐,但应选择低糖、高纤维的食物,如无糖酸奶、少量坚果或全麦饼干等。

  • 甲亢患者:由于代谢较快,甲亢患者可能更容易感到饥饿。建议甲亢患者平时多食用高热量、高蛋白质食物,如米饭、馒头、面条、牛肉、鸡蛋、牛奶、瘦肉、鱼等。一般不建议甲亢患者晚上吃夜宵,因为摄入过多食物可能导致失眠、胃部不适、胃食管反流等问题。如果确实需要加餐,建议选择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如鱼、虾等,并控制摄入量。

  • 肝功能异常:肝功能不全时,消化功能减弱,吃饭最好八成饱,同时要戒酒,注意饮食清淡,减少高脂肪和高糖食物的摄入。适当摄入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如鱼类、瘦肉、豆类等食物,但要避免摄入过多,以免加重肝脏负担。肝功能不佳的患者,尤其是老年人,如出现食欲下降、易饿等症状,建议在睡前适当加餐。加餐食物应以易消化、高营养为主,如牛奶、豆浆等。

04

适当饥饿对身体有哪些益处?

一项发表在《Nature》上的研究发现,胃部会在缺乏食物时分泌胃饥饿素来刺激人体对食物的需求,胃饥饿素在免疫细胞中的表现是其水平增加可以防止炎症以及与炎症相关的败血症。也就是说,人处在适当的饥饿状态中,可以增加身体的免疫能力,提升身体的抗炎能力。

05

如何正确实施饥饿疗法?

  1. 间歇性禁食:早上到中午、中午到晚上的饭点之间的时间不吃或者少吃,尝试适当饿一饿,会让胃肠有充分的休息时间。

  2. 晚餐少吃:晚餐应选择易消化的食物,如清粥小菜、五谷杂粮,少吃高蛋白食物,避免过度填满胃部。晚餐以7分饱为宜,睡觉前4个小时尽量不要进食,晚饭尽量在7点之前吃完。

  3. 避免过度饥饿:不要等到极度饥饿时再进食,极度饥饿会导致胃酸分泌过多,对胃黏膜造成刺激,长期如此容易诱发胃炎、胃溃疡等。

  4. 饮食调理:饮食要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尽量不要吃过于油腻、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同时适当吃一些新鲜的蔬菜、水果,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这样有助于促进胃肠蠕动,缓解饥饿。

  5. 吃慢一点:细嚼慢咽可以给到胃和大脑反应的时间,让身体有饱腹感,不会出现吃得过饱而不自知的情况。食物咀嚼细一点,更有助于胃的消化,也利于脾的吸收和运化。

  6. 多素少荤:每顿饭菜讲究荤素搭配,以多素少荤为最佳。有肉有菜的情况下,先吃蔬菜再吃肉。这样不仅可以增加饱腹感,还能减少高热量的摄入。主食用杂粮代替精细米面,尽量多摄入一些粗粮杂豆,一碗杂粮饭的热量会比一碗白米饭的热量低。

06

规律饮食的重要性

规律的饮食习惯有助于维持正常的代谢和内分泌,从而有利于脾胃的健康。一日三餐要定时,避免肠胃功能紊乱,按时休息以维持身体器官的正常运行。同时,适度运动可以帮助增强体质,促进脾胃的蠕动,提高消化和吸收的能力。日常生活中可以选择散步、慢跑、瑜伽等运动模式,要长期坚持,才能达到效果。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