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中南和*ST易连退市背后:经营困境与公司治理之殇
ST中南和*ST易连退市背后:经营困境与公司治理之殇
2024年,A股市场见证了两家老牌上市公司的谢幕:ST中南和*ST易连。这两家公司都因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1元,触发面值退市条款,最终被交易所决定终止上市。
ST中南:房地产业务低迷,保壳努力未果
ST中南(000961.SZ)是一家成立于1988年的老牌房企,2000年3月在深交所上市,至今已有24年历史。然而,近年来受房地产市场低迷影响,公司经营状况持续恶化。
从经营数据来看,2024年1-8月,ST中南房地产业务合同销售金额仅为118.4亿元,同比减少60.2%,销售面积98.2万平方米,同比减少60.8%。建筑业务同样不容乐观,新承接项目合同金额14.3亿元,同比减少40.2%。
面对退市危机,ST中南采取了多种保壳措施:
- 高管增持:2024年2月,公司6名董事及高管计划增持500万元至1000万元股份,但实际仅增持228万元
- 引入战投:4月20日,南通市政府牵头,中南城建与太盟投资集团等洽谈合作,但最终未能拿出具体方案
- 债务化解:与江苏资产等机构探讨债务化解方案,但进展缓慢
尽管2023年公司营收达到684.88亿元,同比增长16.01%,但净利润仍亏损52.9亿元,且综合毛利率仅为9.77%。在市场信心持续低迷的背景下,这些努力最终未能阻止公司退市的命运。
*ST易连:多元化经营失败,内控问题频发
相比之下,*ST易连(600836.SH)的退市之路则更多地反映了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的问题。
该公司原名上海多伦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2月在上交所上市,主营业务包括印刷包装、商业地产出租和商贸服务等。近年来,公司业绩持续下滑,2022年和2023年合计亏损超过1亿元。
2024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22亿元,同比下降4%,归母净利润亏损864万元,同比大幅下滑802%。更严重的是,公司存在10亿元预付款无法核实流向的重大风险,导致会计师事务所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
此外,公司还面临债务危机。浙商银行扬州分行宣布公司1.42亿元债务提前到期,并要求公司及担保方履行还款责任。截至一季度末,公司总资产18.63亿元,资产负债率39%,股东户数约4.36万户。
退市影响与启示
ST中南和*ST易连的退市,不仅对两家公司本身产生重大影响,也给市场参与者带来深刻启示。
对上市公司而言,持续的经营改善和稳健的财务状况是避免退市的关键。ST中南虽然尝试通过引入战投等方式保壳,但核心业务持续低迷最终导致退市。*ST易连则暴露出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的重要性,预付款项失控、债务危机等风险事件直接加速了公司的退市进程。
对投资者而言,这两个案例再次提醒,在选择投资标的时,不仅要关注公司的基本面,还要重视公司治理结构和管理层的诚信度。同时,面对退市风险,及时采取止损措施,避免过度投机。
结语
ST中南和*ST易连的退市,是A股市场优胜劣汰机制发挥作用的体现。这既是对上市公司和管理层的警示,也是对投资者风险意识的考验。在注册制全面实施的背景下,市场出清机制将更加完善,投资者需要更加谨慎地选择投资标的,注重长期价值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