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才旦卓玛重返春晚:海拔3650米的歌声与传承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才旦卓玛重返春晚:海拔3650米的歌声与传承

引用
搜狐
9
来源
1.
https://www.sohu.com/a/810914992_121118979
2.
http://sh.people.com.cn/n2/2024/0927/c134768-40991793.html
3.
http://xz.people.com.cn/n2/2025/0124/c138901-41119903.html
4.
https://www.sohu.com/a/757673426_121659610
5.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MP6IN5B0514D3UH.html
6.
https://m.cd.bendibao.com/news/193907.shtm
7.
https://wlt.xizang.gov.cn/xwzx_69/wlyw/dsdt/202501/t20250123_459086.html
8.
https://lasa.xzdw.gov.cn/xwzx_359/tp/202410/t20241024_519507.html
9.
https://www.tibetcul.com/news/wh/13979.html

1月28日晚,88岁的藏族女高音歌唱家才旦卓玛将再次登上央视春晚的舞台。这是她时隔18年后重返春晚,也是她艺术生涯中的又一重要时刻。在海拔3650米的布达拉宫广场,这位见证了新中国西藏发展历程的艺术家,将带领西藏珠峰少年合唱团,为全国观众献上一首《翻身农奴把歌唱》。

才旦卓玛的人生经历堪称传奇。她出生在旧西藏的一个农奴家庭,父母给她取名“才旦卓玛”,寓意“长寿仙女”。然而,在那个黑暗的时代,农奴的命运如同草芥。她亲眼目睹了农奴主对同胞的残酷压迫,也亲耳听到了那些永远无法消除的鞭痕故事。直到解放军的到来,才旦卓玛的人生才迎来了转机。

19岁那年,才旦卓玛偶然进入文工团,随后被选送到上海音乐学院学习。在那里,她遇到了恩师王品素,经过悉心指导,练就了一副优美圆润的嗓音。1964年,在《东方红》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中,她演唱的《祝毛主席万寿无疆》再次引起轰动。此后,《翻身农奴把歌唱》《北京的金山上》等歌曲,使她成为家喻户晓的歌唱家。

在艺术道路上,才旦卓玛始终保持着对人民和祖国的深情。有一次,她们团队前往海拔4700米的定日县古措兵站慰问演出。在缺氧的环境下,她坚持为战士们连唱了5首歌,甚至为没能听到演出的炊事班同志专门加演。这种对艺术的执着和对人民的热爱,贯穿了她整个艺术生涯。

2025年春晚首次在西藏拉萨设立分会场,这不仅是对才旦卓玛艺术成就的认可,更是对西藏文化的致敬。分会场选址布达拉宫广场,这个被誉为“世界屋脊”的地方,见证了西藏从农奴制社会到社会主义新西藏的巨变。才旦卓玛的歌声,将在这里与布达拉宫的庄严、高原的壮美融为一体,展现西藏独特的文化魅力。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春晚西藏分会场还将展现另一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拉孜堆谐。这种起源于13世纪的藏族民间舞蹈,以其独特的六弦琴伴奏和欢快的踢踏舞步闻名。在堆谐之乡拉孜县,这项古老的艺术正焕发出新的生机。

近年来,在上海援藏的支持下,拉孜堆谐不仅建立了专业的录音棚,还更新了演出装备。年轻一代传承人如格桑卓玛,正将这门艺术带向更广阔的舞台。格桑卓玛是拉孜堆谐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拉巴最小的女儿,也是皮吉家族的第五代传承人。她几乎每年都会到上海演出,每次都把演出视作提高专业技能的机会。

从才旦卓玛到格桑卓玛,从传统到现代,西藏文化正在以更加自信的姿态走向世界。2025年春晚西藏分会场,不仅是一场视听盛宴,更是一次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在这个特殊的舞台上,我们不仅能听到才旦卓玛跨越半个世纪的歌声,还能看到拉孜堆谐在新时代的绽放,感受到西藏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人文精神。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