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压岁钱的前世今生:从“厌胜钱”到“红包”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压岁钱的前世今生:从“厌胜钱”到“红包”

引用
澎湃
1.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6338693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而压岁钱作为春节的重要习俗,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传承。从古老的"厌胜钱"到现代的红包,压岁钱不仅是一种物质的馈赠,更寄托着长辈对晚辈的美好祝愿。本文将为您讲述压岁钱的来历、发展历程以及南北差异,带您领略这一传统习俗的独特魅力。


百节年为首
今天是农历正月初一
甲辰龙年的第一天
农视网给大家
拜 年 啦!
祝大家
龙行龘龘
前程朤朤
生活䲜䲜

在中国
最隆重的节日就是春节
丰富多彩的年俗
是每一个中国人心目中
难以磨灭的记忆
中国人的“年”
既神圣而又充满欢乐
而为大年初一“注入灵魂”的
当属春节标配
压岁钱!压岁钱!压岁钱!
过年给孩子一些压岁钱
是中国的传统民俗
有了它快乐翻倍
那么
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
话话初一的年俗故事——压岁钱

你知道压岁钱的来历吗?

相传,古代有一种身黑手白的妖怪,名字叫“祟”,每年的年三十夜里出来害人。它用手在熟睡的孩子头上摸三下,孩子吓得哭起来,然后就发烧,讲梦话。几天后热退病去,但聪明机灵的孩子却变成痴呆疯癫的傻子。人们怕祟来害孩子,就点亮灯火团坐不睡,称为“守祟”。

嘉兴府有一户姓管的人家,夫妻老年得子,十分珍爱。在除夕夜,为了让小孩不睡觉,就一直逗着孩子玩。他们用红纸包了几枚铜钱,包了拆,拆了包。但随着夜渐渐深了,小孩子撑不住先睡着了。这对老夫妻便把包好的几枚铜钱放在他的枕边。老夫妻年岁大,久了他们也熬不住,一看都已是四更天了,心想祟应该不会来伤害他们的孩子了吧!可他们刚一睡着,一阵阴风吹过,小妖就进了屋,就在他要用手摸孩子头的时候,突然孩子枕边发出一道金光,祟尖叫着逃跑了。

管氏夫妇把用红纸包八枚铜钱吓退祟的事告诉了大家。大家也都学着在年夜饭后用红纸包上八枚铜钱交给孩子放在枕边,果然以后祟就再也不敢来害小孩子了。原来,这八枚铜钱是由八仙变的,在暗中帮助孩子把祟吓退。因而,人们把这钱叫“压祟钱”,又因“祟”与“岁”谐音,随着岁月的流逝就被称为“压岁钱”了。

压岁钱的发展史

压岁钱的雏形早在汉代就已经出现,那时叫厌胜钱,或叫压胜钱。“压胜”通“厌胜”,“厌胜”的原意是“以诅咒压伏其人”,是方士们用咒语和媒介去帮助他人来诅咒仇人、制服被诅咒者的工具。

《后汉书》中有“因诬言欲作盅道祝诅,以菟为厌胜之术”的记载,用菟作为媒介,达到将咒诅的法力附于其上的目的。所以,最早的“压岁钱”并不是流通货币,主要功用是带在身边把玩,当做吉祥或辟邪用的饰物。一般以圆形圆孔和圆形方孔居多,钱币正面一般铸有千秋万岁、天下太平、去殃除凶、福山寿海等祝福语;背后则有北斗七星、龙凤、龟蛇、双鱼、斗剑、星斗等等的各种祥瑞图案。

到了唐代,宫廷里春日散钱之风盛行。当时春节是“立春日”,是宫内相互朝拜的日子,民间并没有这一习俗。《资治通鉴》第二十六卷记载了杨贵妃生子,“玄宗亲往视之,喜赐贵妃洗儿金银钱”之事。这里说的洗儿钱除了贺喜外,更重要的意义是长辈给新生儿避邪去魔的护身符。从这时候开始,压岁钱才开始给真正可以流通的货币。

宋元以后,正月初一取代立春日,称为春节。原来属于立春日的风俗也移到了春节。春日散钱的风俗就演变成为给小孩压岁钱的习俗。

明清时期,压岁钱带上了去邪、祈福的成分。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压岁钱》记载:“以彩绳穿钱,编作龙形,置于床脚,谓之压岁钱,尊长赐小儿者,亦谓之压岁钱。”清代曾有人写诗描绘了儿童得到压岁钱时的喜悦心情:“百十钱穿彩线长,分来角枕自收藏,商量爆竹锡萧价,添得娇儿一夜忙。”

到了民国之后,压岁钱演变为用红纸包一百文铜元,其寓意为“长命百岁”。给已经成年的晚辈压岁钱,红纸里包的是一枚大洋象征着“财源茂盛”、“一本万利”。货币改为钞票后,家长们喜欢选用号码相联的新钞票给孩子们,因为“联”与“连”谐音,预示着后代“连连发财”、“连连高升”。

同样是压岁钱 南北方差距可不小

在北方
一般是长辈
给未成年的孩子发红包
以祝福他们
在新的一年岁岁平安
而北方人发红包的金额
大多在一百元以上
要是家中的某个亲戚新添小孩
长辈过年还要给小孩
发千元以上的红包
不过绝大部分收到红包的
北方孩子钱还没捂热呢
亲妈就会说
“来,妈先帮你把钱存着”

而在南方各地
发红包被称为“派利是”
要红包叫做“逗利是”
“利是”有大吉大利
好运连连的寓意
南方人发红包
不仅要给小孩
也要给亲戚朋友
不过这都不是重点
最重要的是
南方人发红包也要发给未婚人士
尤其在广东
不结婚的人不仅不用发红包
甚至还能收到好多已婚人士的红包

不过和北方不同
南方的红包数额一般都不会太大
以广东为例
大多数红包的金额都在10元~20元之间
虽然每个红包平均不超过50元
但南方人收到红包的次数
却要远高于北方人收红包的次数

然而
不管红包的金额有多少
不管发多少个红包
都不重要
其代表的心意才是最重要的

作为中国传统年俗文化中
独有的一种“仪式”
发红包传递出亲长爱幼、
团圆祝福的寓意
既增进了人们之间的感情
也融洽了过年的喜乐氛围

除了红包以外
大年初一还有
拜大年、开门炮仗、
不扫除、拜神等习俗
再次祝愿大家
在新的一年里
平平安安,健健康康
龙腾虎跃!龙马精神!
愿2024年幸福陪你一整年
好运一直在身边!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