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排球正面扣球技术分析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排球正面扣球技术分析

引用
1
来源
1.
https://3g.yjbys.com/edu/huwai/200508.html

扣球是排球运动中最具攻击性的技术动作之一,掌握好扣球技术对于提升比赛水平至关重要。本文将详细介绍排球正面扣球技术的各个环节,包括助跑、起跳、空中击球和落地,帮助读者系统地学习和掌握这一重要技术。

1. 助跑

助跑是为了获得必要的水平速度,以达到增加弹跳高度的目的,同时为了选择适宜的起跳点。

  • 助跑的时机、方向、步法、速度和节奏根据二传球弧度的高低、速度的快慢以及位置来确定。如二传弧度高起动可稍晚,二传弧度低则起动要早些。
  • 助跑的步数要根据球的远近和个人习惯而定。通常多采用两步助跑。第一步是决定助跑的方向,步幅要小,速度较慢。第二步是决定起跳点、起跳时机和起跳高度的一步,所以,右脚跨出的步幅要大,这样便于接近球,使支撑点落在身体重心前方,重心自然后移和降低,有利于制动身体前冲力。助跑节奏应由快到慢,步幅由小到大,重心平稳由低到高,使助跑动作协调连贯,以便充分利用助跑速度,增加弹跳高度。
  • 助跑最后一步脚落地的瞬间,将是起跳的开始。起跳既要获得高度,又要掌握扣球时机和选好击球位置。

2. 起跳

起跳动作先是屈膝、屈髋降低身体重心,使臀大肌、股四头肌和腓肠肌预先拉长,随后,利用腰背、大腿、小腿的肌肉快速收缩及双脚以猛烈的蹬地给予地面强大的冲力而产生地面对人体的支撑反作用力,推动身体跳离地面。所以起跳时,蹬地力量越大,速度越快,人体获得的支撑反作用力也就越大,离地后的高度也就越高。起跳前膝、踝和髋关节弯曲程度较大时,有利跳得更高。但由于每人腿部、腰部力量不同,起跳的习惯动作也不同而有所差异,如腿部力量大的,可弯曲大些,腿部力量小的可弯曲小些。

起跳步法有两种:一种是并步起跳,即一脚跨出后,另一脚迅速向前并步,落于该脚之前随即起跳,此步法有利于稳定重心,便于调节起跳时间,适应范围大。另一种是跨步跳法,即一脚跨出的同时,另一脚也紧接着跨出,两脚腾空又几乎同时着地。这种步法加大了踏地的力量,从而增加地面对人体的支撑反作用力,有利于提高弹跳高度,但对调节起跳的时间不利,需对来球有精确的判断力。

起跳摆臂动作是为了帮助起跳,提高身体重心,有利于增加弹跳高度。摆臂方法有两种:一是侧摆法,也称划弧摆,其动作方法是在最后一步的同时,两臂绕体向后引,左脚在并步过程中,两臂自后积极向前上方摆动。这种摆臂动作协调连贯,便于调整摆臂速度,以配合起跳时间,适应性强。另一种是前后摆臂,也称直摆臂,其动作方法是在助跑最后一步的同时两臂由体前向体后摆,再由后向前摆动。这种方法由于直臂摆臂距离长,振幅大,有利于提高弹跳力,但动作大有时影响起跳速度。

3. 空中击球

空中击球是正面扣球技术中的关键环节。扣球起跳后,挺胸展腹,身体成反弓形,使躯干前面肌肉和四肢肌肉充分拉长,为击球做好充分发力的准备。

击球时快速收腹及躯体和下肢做相向运动,使身体成正前弓形,躯干应当幅度增大,加长了挥臂距离及上体和手臂的振幅,也加快了手臂挥动的速率。挥臂时,以迅速转体、腰腹发力依次带动肩、肘、腕各部关节成鞭甩动作向前上方挥动(图2-27)。使全身的用力依次传递叠加,最后集中在手上,以加大击球力量。此时应比硬排更加注意用力的把握,控制好力量是关键。击球时屈臂转动,以获得较大的角速度,随之肘关节伸直加大了半径,肘关节伸得越直,也就得到更大的线速度,击球点也就愈高。击球瞬间再加屈腕又加大了手腕的转动角速度使扣球更加有力。室内硬排球击球部位是球体的中后部,而软式排球击球部位是球体的中上部。

击球点应保持在起跳的最高点和手臂伸直的最高点的前上方击球。充分利用垂直空间和水平空间,扩大进攻范围,以增加扣球线路和扣球角度变化。

非扣球手臂在起跳时要同扣球手臂一起后引,从体前迅速屈肘上摆至胸前。击球时,击球手臂利用身体转动扣球,同时非扣球手臂向外侧转动给扣球手臂以反作用,起到保证起跳和挥臂的平衡作用。

4. 落地

落地是扣球动作的结束,不是比赛的结束,还要准备下一次动作的进行。落地一般采用单脚和双脚的前脚掌落地接着过渡到全脚,顺势屈膝以缓冲身体下落时对地面的冲力。为避免左脚负担过重,应尽可能双脚同时着地。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