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苑医院郭全医生从中医角度介绍中医如何治疗肠癌
西苑医院郭全医生从中医角度介绍中医如何治疗肠癌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郭全主任,为大家普及中医治疗肠癌的全面知识。从肠癌的概况、病因症候、治疗方法到具体用药,为您详细讲解中医如何治疗肠癌。
一、肠癌概况
肠癌以中老年人患者为多,近年来开始有年轻化趋势,大概与西化饮食模式有关,尤其是含有各种添加剂的食物。《黄帝内经》早已提出「饮食自倍,肠胃乃伤」;科学研究证明肠癌的形成和肠道细菌有关。中医文献中以「肠积」、「肠覃」、「癥瘕」、「锁肛痔」等,当为肠癌之类。
二、肠癌的病因/症候/确诊
a、癌变
肠癌包括结肠癌及直肠癌。症状可以有大便带血、大便不规律等,有些人不知不觉间有癌变,由大便隐血检查或是肠镜检查才发现。
肠癌内视镜筛检,旨在及早发现而得到治疗,检查直接观察整条大肠,更可以取出活体组织样本化验,以确定病理类型,是有效的筛查和病患诊断方法。
肠癌以腺癌最为普遍。肠癌通常源自良性息肉,然而有些息肉随时间慢慢进展变成恶性大肠癌。切除息肉为预防一大步。
b、中医看法
有内、外因。内因方面,认为正气亏虚和情志失调可致癌;外因方面,感受外邪和饮食伤身为主要原因。
正虚指人体抗病能力下降,脾胃以及其他脏腑功能失调。情志失调会造成气机不畅,气血瘀滞。饮食也会影响肠道,经常进食膏粱厚味的食物,生冷寒凉、油腻煎炸的食物,湿热或痰湿便会积聚在肠道,特别是现今各种添加剂,街外用汤浸着的食物,如骨汤,麻辣烫或通粉,即使是「清」汤,其实大多加了很重的味精或其他化学味添加剂。一方面使肠道内菌群变坏,影响脾肠免疫系统失调及整个身体失调,一方面损伤脾胃,研究发现长期进食红肉,大肠中引起发炎的细菌会增多,导致大肠黏膜长期发炎,加速了肠道瘜肉和肿瘤的形成。烧烤煎炸的红肉,更会释放致癌物,例如多环芳香烃,形成肿块,发展成癌症。
由脾肾失调、湿浊壅滞、湿热下注、脾肾阳虚或肝肾阴虚,久而久之结为肿瘤。
c、证候
病因病机,包括“虚”、“毒”、“湿”、“瘀” 、“痰”。辨证包括气滞血瘀、湿热蕴毒、痰瘀互结、脾肾阳虚、肝肾阴虚等证型。
可按照腹痛、腹泻、大便性状情况分别其虚实。实证者以大肠湿热为多,或兼夹瘀毒内结,症状包括腹痛腹胀,大便黏液或便血,肛门灼热,舌红或紫暗、苔黄腻等,治疗时以清热利湿,化瘀解毒。虚证者以气血两虚为主,症状包括面色苍白,体形消瘦,疲倦乏力,腹部隐隐作痛,大便稀溏,舌淡苔白,或有齿印,脉沉细等。
癌症常会病情复杂。有多种中医证候,湿热蕴阻、大肠瘀滞、瘀毒内阻,和其他的脾胃虚弱證。虚实夹杂,会有气血双亏证、肝肾阴虚证、气虚血瘀证、脾肾阳虚证等等。特别可点出,血瘀证是肠癌转移的因素。
三、中医治疗肠癌的方法
利用细胞学和分子生物学实验,从药理学角度研究中药成份与西药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已证明中草药中有些成份能降低癌细胞之耐药性,提高癌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
1. 早期肠癌中医治疗
早期的肠癌患者,以手术切除肿。治疗肠癌,若然还是局限在肠壁的,手术治疗是比较好的方法。加用中药或有考虑,当防止漏诊病理切片检查看不见癌细胞走散而作清除,有些病患诊断的环境设施不足时考虑。
早期中医治疗肠癌方法,多偏重於清化湿热、调理气血、解毒抗癌;
2. 中后期肠癌中医治疗
在可治的癌病阶段时,主要治疗方式包括手术、放射线治疗、化学治疗、及标靶治疗,免疫疗法以及中医药方法。血液检查方面有癌胚抗原 CEA ,可以用于监测病情进展及是否复发。
中医药在此期时,主要减轻西医治疗的副作用和治疗残留的部分癌细胞,进行全面清除癌细胞。
中医治疗,使用中药、针灸来缓解患者疲倦、疼痛、便秘、食欲不振、失眠、淋巴水肿以及身体不良的症状。中医药对胃口、排便、精神、体力、疼痛等都会有好处。包括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软坚散结、利水渗湿、消肿止痛。后期因病情气血渐衰,治以健脾理气、滋补肝肾、补益气血、收敛固涩为主。
3. 晚期肠癌中医治疗
中医药为晚期患者 (不适合手术化疗者、西医治疗后复发者) 的直接选择。不仅能减轻癌症不适的症状;并且肠癌同时有的多种中医证候,湿热蕴阻、大肠瘀滞、瘀毒内阻等也可以治疗。治好身体肠道改善症状或体能,提高患者的生存品质,延长生命周期。
四、中医治疗肠癌用药
清热利湿,化瘀解毒法,多用藤梨根、 半枝莲、生薏苡仁等清热解毒利湿之药物,便血者可以加仙鹤草、地榆等凉血止血。
虚证治疗时以补气养血,健脾补肾,多用四君子汤、八珍汤、四神丸等药方,其中常用的药物有党参、炒白朮、茯苓、熟薏苡仁等。
抗肿瘤中药多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或扶正固本的特性和功效。大肠癌类药类:喜树、椿根皮、藤梨根;肿节风;黄药子、白僵蚕;半边莲;意苡仁、猴头菇;香叶天竺葵等。
郭全主任指出中药着重整体调理,以中医师治疗诊断为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