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后人墓葬惊现珍贵香盒!
赵匡胤后人墓葬惊现珍贵香盒!
2016年,浙江省内发现了一座距今800多年的南宋古墓,墓主人是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的七世孙赵伯澐。这座墓葬出土了66件珍贵文物,其中一件历经800年时间却仍未彻底腐朽的竹制香盒,引起了考古界和收藏界的广泛关注。
这件竹制香盒的发现,不仅为研究宋代香文化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也引发了人们对香盒收藏价值的重新认识。香盒作为古代文人墨客喜爱的案头文玩之一,其收藏市场近年来逐渐升温,尽管目前关注度不高,但价格已经开始攀升,显示出巨大的收藏潜力。
香盒在古代主要用于盛放香料,其历史可追溯至战国时期。《诗经》中就有描述,说明早在约3000年前就有了香包。《礼记》云:“五采谓之绣。”香包用青、赤、黄、白、黑五色丝线刺绣而成,色彩绚丽,自然有装饰衣着、把玩欣赏之审美功用,又因填有特殊的中药材,兼有驱邪擗欹、除菌爽神功效。《礼记·类则》载,未成年男女,晨昏叩拜父母,必须佩戴香包,说明香包还有礼仪作用。战国时期以至秦、汉、晋,男女都戴香包,晋以后渐为女人、儿童的专用品。宋时,官史朝服上开始佩戴香包,礼仪作用愈加凸显。清代,香包成为馈赠佳品,特别是相恋男女以此作为馈赠的信物。
香盒的制作工艺精湛,造型多样,常用于盛放香料,兼具实用性和观赏性。从材质上看,香盒有竹制、木制、铜制、陶瓷等多种类型,其中竹制香盒因其轻巧耐用、透气性好而备受青睐。从造型上看,香盒有扁平的圆形、方形、长方形、鱼形以及其他瓜果等形状,设计精美,富有艺术感。
近年来,香盒在拍卖市场上的表现令人瞩目。根据Artron数据显示,2010年是香盒拍卖的一个转折期。虽然在2007年有关香盒的拍卖已经开始多了起来,但一直到2010年,拍品总体价格才有所提升。除了继续有百万元级别的香盒拍品出现,低价位上也不再仅仅徘徊于几万元,破20万元的拍品也开始涌现,价格节节高升,在2014年,还同时出现了4件百万元拍品,为香盒的拍卖市场营造了小高潮。
2017年,一件清乾隆剔红“九龙宝盒”以133.40万元成交;2018年,一件明代剔红图盖盒以132.00万元成交;2019年,一件清代剔红云龙纹镶玉御题诗壁瓶以55.00万元成交。这些高价成交的案例,充分展示了香盒的收藏价值。
然而,目前市场上对香盒的关注度仍不够高。据统计,从1997年至2016年的香盒总体拍卖数据来看,有成交记录的香盒拍品总共有880件,却只有90件是在20万元以上,所占比例只有10.2%。这说明香盒的市场潜力尚未被充分挖掘,对于收藏投资者来说,正是介入的好时机。
从投资角度来看,香盒具有以下优势:
- 历史文化价值高:香盒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是研究古代香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
- 工艺精湛:香盒的制作工艺精湛,造型多样,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 市场潜力大:目前市场关注度不高,价格处于相对低位,未来升值空间广阔。
- 保存状况良好:如赵伯澐墓中出土的竹制香盒所示,香盒的保存状况往往较好,有利于长期收藏。
然而,投资香盒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真伪鉴别:由于香盒的制作工艺复杂,市场上存在大量仿制品,投资者需要具备一定的鉴别能力。
- 保存条件:虽然香盒的保存状况一般较好,但仍需注意防潮、防虫等保存条件。
- 市场流动性:目前香盒的市场流动性相对较低,投资者需要有长期持有的心理准备。
综上所述,香盒作为文物和艺术品的双重价值日益凸显。其深厚的文化底蕴、精湛的工艺水平以及良好的市场前景,使其成为收藏投资领域的一颗明珠。随着人们对香文化的重视和研究的深入,相信香盒的收藏价值将进一步得到认可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