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手冻伤?这些小妙招让你温暖如春!
冬季手冻伤?这些小妙招让你温暖如春!
随着冬季的到来,寒冷的天气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尤其是对于经常需要户外活动的人来说,手部冻伤成为了常见的困扰。据阿勒泰地区人民医院胸外烧伤科住院医师哈依那尔·革命介绍,冻伤是冬季常见的皮肤损伤,尤其在寒冷、潮湿或者有风的地带,暴露在外的皮肤极易被冻伤。
冻伤的表现和危害
冻伤的后果不容小觑。轻度冻伤可能表现为皮肤发红、疼痛、瘙痒等,若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发展为更严重的冻伤。严重冻伤会导致皮肤组织坏死,出现水疱、溃疡等,甚至可能影响到深层的肌肉和骨骼,造成永久性损伤。此外,冻伤还可能引发感染等并发症,对身体健康造成极大危害。
冻伤的早期征兆主要有以下三点:
- 皮肤颜色变化:冻伤区域可能会变得苍白、呈蓝色或灰色
- 感觉异常:包括麻木、刺痛、冰冷感或完全失去知觉
- 肿胀与僵硬:受冻部位可能会出现轻微肿胀,皮肤组织变得僵硬
如何预防冻伤
合理着装:选择合适的保暖衣物至关重要。应选择具有防水功能的外套,内层衣物应选择吸湿排汗的材质,避免穿着棉质内衣,因为棉质衣物在湿冷环境下会失去保温效果。手套应选择防水且保暖的材质,可以考虑佩戴两层手套,内层选择薄而透气的材质,外层则选择防水且保暖的材质。
保持干燥:湿冷的环境会加速热量流失,因此保持身体干燥非常重要。及时更换潮湿的衣物,特别是在户外活动后。避免长时间处于潮湿环境中,如雪地或湿冷的室内。
合理安排户外活动:尽量避免在极端寒冷的天气进行户外活动。如果必须外出,应缩短暴露在寒冷环境中的时间,每隔一段时间进入温暖的室内休息。避免长时间静止不动,适当活动身体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提高身体的御寒能力。
保持良好的血液循环:通过适当活动身体、搓手跺脚等方式促进血液循环。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尤其是手部和脚部。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手指和脚趾运动,如握拳、伸展等。
携带应急保暖物品:在户外活动时,随身携带一些应急保暖物品,如暖宝宝、保温杯等。在感觉寒冷时及时使用,可以有效预防冻伤。
注意饮食和休息: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摄入足够的热量和营养,增强身体的抵抗力。避免过度疲劳,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助于提高身体的御寒能力。
冻伤后的处理方法
如果发现有冻伤迹象,应立即采取措施。冻伤的急救原则可以概括为:一移二静三复温,干燥包扎别火烤。
- 轻度冻伤的处理:
- 移至温暖环境:冻伤患者要尽快转移到一个温暖且干燥的环境中,远离风雪和寒冷。
- 温和复温:用温水(约40-42℃)浸泡冻伤部位约30分钟,直到皮肤恢复正常的颜色和温度。避免使用过热的水,以免造成烫伤。
- 保持干燥:复温后,用干净柔软的毛巾轻轻擦干皮肤,避免摩擦。
- 涂抹保湿霜:在冻伤部位涂抹保湿霜或冻伤膏,保持皮肤的湿润。
- 避免再次受冻:在冻伤未完全恢复前,避免再次暴露在寒冷环境中。
- 重度冻伤的处理:
- 立即就医:如果冻伤面积较大或症状严重,应立即就医。
- 避免自行处理:不要尝试自行解冻或加热患处,以免造成进一步损伤。
- 保持患处静止:尽量减少受冻部位的动作,防止冰晶在组织内移动造成二次伤害。
- 专业治疗: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专业治疗,可能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
总之,冬季手冻伤是可以通过科学预防和及时处理来避免的。希望大家都能重视手部保暖,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让双手在寒冷的冬季依然温暖如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