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腰痛穴联合运动疗法治疗急性腰扭伤的效果观察
针刺腰痛穴联合运动疗法治疗急性腰扭伤的效果观察
急性腰扭伤是一种常见的腰部损伤,主要表现为腰痛和腰部活动受限。近年来,针刺腰痛穴联合运动疗法在治疗急性腰扭伤方面显示出良好的效果。本文通过一项临床研究,探讨了这种治疗方法的疗效和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了科学依据。
研究背景
急性腰扭伤是指腰部突然遭受外力牵拉,导致腰部肌肉、韧带等软组织损伤,常见于剧烈运动、搬抬重物等腰部肌肉强力收缩时。临床症状以腰痛、腰部活动受限为主,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目前,临床上多采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或肌肉松弛剂治疗,但这些药物存在一定的副作用。近年来,中医药手段和运动疗法在治疗急性腰扭伤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研究方法
本研究选取2021年9月至2023年12月北京市怀柔区中医医院收治的60例急性腰扭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抗炎镇痛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针刺腰痛穴与运动疗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治疗。主要观察指标包括临床疗效、腰椎功能评分、炎症因子水平、疼痛程度和腰椎关节活动度。
研究结果
临床疗效: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
腰椎功能评分:治疗后,两组患者RMDQ评分、IL-6水平、CRP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JOA评分、IL-10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
疼痛程度:两组患者VAS疼痛评分具有时间、组间、交互效应差异(F时间=7.396,P时间<0.001;F组间=9.469,P组间<0.001;F交互=12.563,P交互<0.001)。观察组治疗1、3、5 d后VAS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
腰椎关节活动度:治疗后,两组患者前屈、后屈、左侧屈、右侧屈腰椎ROM均增加,且观察组均大于对照组(均P<0.05)。
讨论
治疗效果:针刺腰痛穴与运动疗法联合治疗急性腰扭伤效果较好,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针刺能够刺激穴位处的神经末梢,发送信号至中枢神经系统,触发身体的内在调节机制,释放内啡肽等镇痛物质,迅速缓解疼痛症状。运动疗法通过早期的轻微活动、核心肌群训练、拉伸练习,达到减轻肌肉痉挛和缓解局部组织水肿的目的。
功能恢复:针刺腰痛穴联合运动疗法能够在更大程度上改善急性腰扭伤患者的腰椎功能障碍,促进腰部恢复,提高生活质量。针刺通过刺激特定穴位,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调节腰部肌肉的紧张度和收缩力,加速受损组织的修复。运动疗法的针对性训练,能防止腰部肌肉因受伤而萎缩,维护肌肉的功能,增强腰部的稳定性,为脊柱提供更好的支撑,减少腰部再次受伤的风险。
炎症反应:针刺腰痛穴联合运动疗法能有效抑制急性腰扭伤患者腰部的炎症反应。针刺可调节神经系统的功能,通过神经-内分泌途径影响体内炎症介质的释放和代谢,减少炎症因子的产生。适当的运动可增强机体的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提高免疫细胞的活性和功能,增强身体对炎症的抵抗能力。
疼痛缓解:针刺腰痛穴运动疗法联合能持续降低急性腰扭伤患者疼痛程度。针刺穴位可刺激神经末梢,释放内源性阿片类物质,调节神经递质的分泌,改善神经传导功能,从而持续抑制疼痛信号的传递。经针刺治疗后,腰部肌肉的功能逐渐增强,能更好地支撑和稳定腰部,减轻腰部的负担,从而降低疼痛程度。
活动度改善:针刺腰痛穴与运动疗法相结合可对急性腰扭伤进行有效治疗,可最大限度地改善患者腰椎活动度,有助于恢复腰椎的正常功能。针刺疗法可刺激穴位相关的神经通路,调节腰部肌肉的张力,促进肌肉舒张,为腰椎的活动创造良好条件。运动疗法还能改善关节的灵活性和稳定性,调整腰椎的关节位置,恢复正常的关节活动范围。
结论
针刺腰痛穴联合运动疗法治疗急性腰扭伤效果较好,可持续缓解患者疼痛程度,促进腰椎功能恢复,改善腰椎活动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不过,本研究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例如受时间所限,纳入的样本量较少。后续将扩大样本量,进一步深入研究探讨。
参考文献
- 田育魁,赵丰,玄志金,等.腹部推拿结合腰椎斜扳法治疗急性腰扭伤的随机对照研究[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2023, 31(12): 23-27.
- 李宗洋,崔镇海,谷天,等.针刺治疗急性腰扭伤研究进展[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 37(2): 456-459.
- 邱贵兴.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分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9: 72-73.
- 梁繁荣,王华.针灸学[M].10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16: 281.
- 黄桂成,王拥军.中医骨伤科学[M].4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16: 573-578.
- 何高,张建湘,申才良,等.汉译Roland-Morris功能障碍调查表评估下腰痛患者的可靠性[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005, 15(4): 242-244.
- 孙兵,车晓明.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JOA评分)[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13, 29(9): 969.
- 孙兵,车晓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12, 28(6): 645.
- 严广斌.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J/CD].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4(3): 409.
- 朱疆华,黄思琴,李艳景,等.中医治疗急性腰扭伤研究概况[J].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3, 39(4): 826-828.
- 胡小梅,王悦君.针刺运动疗法联合腹部手法推拿治疗急性腰扭伤疗效及对疼痛程度、腰背功能的影响[J].四川中医, 2022, 40(3): 195-198.
- 宿杨帅,马秋富.针灸视域下的神经-免疫调节[J].中国科学基金, 2024, 38(3): 446-453.
- 李春明,潘喆,解卓,等.针刺手三里、腰痛点结合运动疗法治疗基层官兵急性腰扭伤的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 2024, 33(5): 884-887.
- 高大军,吴建民.基于肌筋膜链理论探讨针灸推拿治疗急性腰扭伤思路[J].中国疗养医学, 2024, 33(6): 65-68.
- 王倩,包永欣.针灸免疫探析[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 21(3): 185-190.
- 沈金梦,崔泽,王丹,等.基于针灸疗法的优势对经络与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关联性的多元探索[J].中医药通报, 2019, 18(5): 37-39,27.
- 童基伟,尹绍锴,侯小琴,等.筋针运动疗法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临床研究[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 38(4): 739-743.
本文原文来自fx361.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