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念琴奏响雪域高原!春晚西藏分会场展现非遗魅力
扎念琴奏响雪域高原!春晚西藏分会场展现非遗魅力
在海拔3650米的布达拉宫广场上,一场融合了传统与现代的视听盛宴正在上演。作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的分会场之一,西藏拉萨不仅带来了独特的高原风光,更将一项项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呈现在全国观众面前。其中,被誉为“西藏第一琴”的扎念琴,以其悠扬的琴声,成为了这场文化盛宴中最动人的音符。
扎念琴,藏语意为“悦耳动听之声”,是西藏最富代表性的弹拨乐器之一。它的琴身长约一米,常见的有六弦、八弦等形式,其中六弦琴最为普遍。琴身由精选的木材制成,弹奏部为木质共鸣箱,音色柔和悦耳。在西藏,扎念琴不仅是乐器,更是一种文化符号,承载着藏族人民对音乐的热爱和对生活的赞美。
在春晚西藏分会场的节目中,扎念琴将作为拉孜堆谐的主要伴奏乐器亮相。拉孜堆谐,是一种集歌舞乐于一体的藏族特色民间舞蹈,2008年被列入国家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这种艺术形式起源于日喀则市拉孜县,距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被誉为“西藏歌舞的活化石”。
在春晚舞台上,57岁的自治区级拉孜堆谐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扎西旺拉,将带领当地演员们带来一段精彩的表演。演员们身着华丽的藏族服饰,手持扎念琴,边弹边唱边跳,展现出藏族人民的热情与活力。值得一提的是,这段表演仅有30秒,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呈现最佳效果,演员们特意加快了节奏,每一个动作都经过精心设计,每一个音符都凝聚着对艺术的追求。
除了拉孜堆谐,西藏分会场还展示了多项非遗文化。藏族女高音歌唱家才旦卓玛时隔18年重返春晚舞台,带领西藏珠峰少年合唱团共同表演歌曲《翻身农奴把歌唱》。88岁高龄的她,用浑厚的嗓音唱出了藏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赞美。此外,鹰笛、热巴舞等非遗文化也在节目中精彩亮相,展现了西藏文化的多样性。
值得一提的是,西藏分会场的节目设计匠心独具。舞台搭建在布达拉宫广场,这不仅是世界海拔最高的春晚舞台,更是一个充满象征意义的地点。布达拉宫作为世界文化遗产,与春晚这一国家级文化盛会相遇,体现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节目以“幸福之花”“美丽之花”“团结之花”三个段落组成,展现了西藏人民的幸福生活、高原的独特风光以及各民族团结和谐的美好景象。
在春晚筹备过程中,西藏定日县遭受了一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西藏分会场特别关注了定日县群众的安置和生活情况,通过镜头展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中国速度和温度。主持人和演员们为他们送上诚挚祝福,表达了风雨同舟、万众一心、重建美丽新家园的坚定信心。
2025年春晚西藏分会场,不仅是一场视听盛宴,更是一次文化传承的展示。通过扎念琴、拉孜堆谐等非遗文化的呈现,让全国观众感受到西藏文化的独特魅力。正如林芝市旅发局相关负责人所说:“扎念琴是人们在劳动中创造的财富,必须要传承和发展好。”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这些文化遗产正在焕发出新的生机,成为展现西藏文化魅力的重要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