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蔬果防心血管疾病,你达标了吗?
吃蔬果防心血管疾病,你达标了吗?
近日,英国一项最新研究显示,如果每天能够达到五份蔬果的摄入量,每年可减少3.3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这一发现再次强调了蔬菜水果在预防心血管疾病中的重要作用。
然而,根据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2018)的数据,2018年我国18岁以上居民水果平均摄入量仅为49.5克/天,远低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版)建议的200-350克。不同年龄组蔬菜水果每日消费量不足100克的人群比例均在80%以上,与推荐摄入量相差甚远。
这一数据与英国的情况形成鲜明对比。英国虽然也只有三分之一的人能达到每日五份蔬果的摄入标准,但其推荐的“五份”标准本身就已经高于中国的建议摄入量。一份蔬菜或水果的定义是80克,这意味着英国的推荐摄入量为400克,与中国建议的最低蔬菜摄入量相当,还不包括水果部分。
更值得关注的是,即使达到了推荐摄入量,如果选择不当,健康效果也可能大打折扣。美国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提出了“高代谢质量蔬果”的概念,指出并非所有蔬果都能带来同等的健康效益。研究发现,只有摄入高代谢质量的蔬果才能有效降低慢性病风险,而中等或低质量的蔬果不仅没有健康收益,甚至可能增加糖尿病风险。
那么,什么是高代谢质量蔬果呢?研究显示,苹果、梨、球型生菜、菠菜、芽苗菜(苜蓿芽)、茄子、南瓜、西葫芦、蓝莓、草莓、甜椒、西红柿、胡萝卜、黄瓜、豆类、鳄梨、西兰花、白菜等19种蔬果位居前列。这些蔬果往往颜色多样,含有更丰富的植物化学素,对人体代谢能产生更为积极的影响。
在日常生活中,如何确保达到推荐的蔬果摄入量呢?专家建议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餐餐有蔬菜:每餐至少保证一半的蔬菜,尤其是深绿色和红黄色的蔬菜,它们富含维生素、矿物质以及膳食纤维。
天天有水果:将水果作为餐后甜点或零食,优先选择整果而非果汁,以获取更多的膳食纤维。
多样化选择:不同种类的蔬果含有不同的营养成分,通过多样化摄入可以确保获得全面的营养。
合理搭配:将蔬菜与水果一起榨汁、做成沙拉等方式,可以增加摄入量,但要注意控制总量,避免过多的纤维和某些矿物质对消化系统造成负担。
关注质量:在选择蔬果时,优先考虑高代谢质量的种类,同时注意食材的新鲜度和卫生条件。
心血管疾病是全球范围内的主要死因之一,而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蔬果摄入量,可以有效降低发病风险。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估计,如果全球人均水果摄入量增加100克,每年可避免约5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在中国,专家指出如果人们养成吃新鲜水果的习惯,每年因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人数将减少50万以上。
健康饮食并非遥不可及的目标,而是可以通过日常的点滴积累实现的。让我们从今天开始,关注自己的蔬果摄入量,为健康投资。记住,每一口新鲜的蔬菜水果,都是在为我们的生命续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