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一水一石见匠心:拙政园与留园的历史文化探秘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一水一石见匠心:拙政园与留园的历史文化探秘

引用
腾讯
18
来源
1.
https://new.qq.com/rain/a/20241018A0019L00
2.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3803327602359080
3.
https://new.qq.com/rain/a/20240611A095I400
4.
https://new.qq.com/rain/a/20250122A096MD00
5.
https://www.lifeweek.com.cn/h5/article/detail.do?artId=228849
6.
https://baike.baidu.com/item/%E6%8B%99%E6%94%BF%E5%9B%AD%E8%8B%8F%E5%8D%9A%E7%AB%99/63999619
7.
https://m.163.com/news/article/JLRUEBG104249CU3.html?spss=adap_pc
8.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05366223138597501
9.
https://baike.baidu.com/item/%E6%B1%9F%E5%8D%97%E5%9C%92%E6%9E%97/2735255
10.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9914476289475527&wfr=spider&for=pc
1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912/18/5701732_1133832083.shtml
12.
https://www.lw1618.cn/article-22920-1.html
13.
https://hk.trip.com/moments/detail/suzhou-11-124852120/
14.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227/01/45198195_1115290143.shtml
15.
https://kemingbaike.com/baike/2024111300221.html
16.
https://www.fangcaoju.com.cn/790.html
17.
https://www.lumagallery.com/artlist/42.html
18.
https://www.hanspub.org/journal/paperinformation?paperid=85893

在中国园林史上,苏州古典园林以其精妙的设计和深厚的文化内涵独树一帜。其中,拙政园与留园作为苏州园林的杰出代表,更是被誉为“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的双璧。这两座园林虽同处一城,却各具特色,一个以自然山水见长,一个以建筑布局闻名,共同展现了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最高成就。

01

历史沿革:两座园林的前世今生

拙政园始建于明正德初年(约1509年),由明代御史王献臣所建。王献臣仕途失意后,选择归隐苏州,倾尽心血打造了这座人间仙境。拙政园的名字,取自晋代潘岳《闲居赋》中的“灌园鬻蔬,以供朝夕之膳……此亦拙者之为政也”,寓意着园主虽仕途不顺,但仍能以“拙政”之心,享受田园之乐。历经数百年的风雨沧桑,拙政园虽几经易主,但始终保持着其独特的魅力。1961年,它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更是与留园、网师园、环秀山庄一同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留园始建于明代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原为太仆寺少卿徐泰时的私家园林,称为东园。后更名为“寒碧山庄”,俗称“刘园”。1876年,清代兵备道按察使盛康成为刘园的园主,并将其改名为留园。后因战乱等缘故,留园遭到损毁。1953年,苏州市人民政府开始修复留园,并对外开放。1961年,留园被国务院列入中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12月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1届会议批准,以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环秀山庄为典型例证的苏州古典园林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02

园林艺术:一水一石见匠心

拙政园占地78亩,分为东、中、西三部分,以水为主,池广树茂,景色自然,体现了明代园林的布局特点。东部以平冈远山、松林草坪、竹坞曲水为主,营造出一种自然野趣的氛围。中部是拙政园精华所在,池水面积占三分之一,以水为主,池广树茂,景色自然。临水布置了形体不一、高低错落的建筑,主次分明,形成了独特的园林景观。西部水池呈曲尺形,特点为台馆分峙,回廊起伏,水波倒影,装饰华丽精美。主体建筑为靠近住宅一侧的卅六鸳鸯馆,展现出一种别样的风情。

留园占地20000多平方米,分为东、西、中、北四部分,以建筑结构见长,假山、建筑与水景巧妙结合,展现了清代园林的设计风格。留园的特色在于建筑庭院和建筑小品的处理,在置石和建筑结合山石方面创造了独一无二的特色。冠云峰、绿荫轩、明瑟楼、寒碧山庄、远翠阁等陆续构成,盛家人从常州移居至此,并建有花房、果圃、菜畦等,每年举行兰花会,极一时之盛。同时,盛家园林内还养了鹤、猴、孔雀、鹿等,这些动物也都有吉祥寓意,成为园林里活的风景。更为珍贵的是“留园法帖”,这些书条石成为留园璀璨夺目的一道文化风景。

03

文化内涵:诗画交融的人文空间

拙政园不仅是一座园林,更是一座文化宝库,园中的建筑、石碑、字画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远香堂是中部的主体建筑,四面厅结构,夏日里荷香四溢,是赏荷的绝佳去处。此外,还有涵青亭、秫香馆、芙蓉榭等景点,各具特色,美不胜收。留听阁是单层阁,体型轻巧,四周开窗,是赏秋荷听雨的绝佳处。天泉亭位于一处假山之上,周围被竹林环绕,亭子下方有一股清澈的泉水流出,是园中休憩赏景的好去处。

留园则以其独特的建筑庭院和建筑小品处理,以及丰富的文化活动(如兰花会)而闻名,体现了古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审美追求。留园之美,明清续传。初起为刘园,至太平天国之乱后,刘园渐被毁弃,同治末年,旧宅售与典当巨商程卧云,花园部分则卖给盛家,时任园主为盛宣怀之父盛康。盛康投入大量财力和人力对留园进行修复,尤其是房屋构筑和奇峰的堆叠。冠云峰、绿荫轩、明瑟楼、寒碧山庄、远翠阁等陆续构成,盛家人从常州移居至此,并建有花房、果圃、菜畦等,每年举行兰花会,极一时之盛。同时,盛家园林内还养了鹤、猴、孔雀、鹿等,这些动物也都有吉祥寓意,成为园林里活的风景。更为珍贵的是“留园法帖”,这些书条石成为留园璀璨夺目的一道文化风景。

04

保护与传承:文化瑰宝的现代使命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座园林都面临着保护与发展的双重挑战。特别是假山、古树等文化遗产的保护问题,已成为园林管理者亟待解决的难题。拙政园管理处副主任程洪福表示:“木结构建筑的保护修缮目前已经有比较成熟的理念和技术,从国外也借鉴了不少经验,但石质假山只有中国古典园林中大量存在,没有现成的国外经验可以借鉴,只能我们自己解决。”2019年,拙政园作为牵头单位启动了一个园林石质假山监测课题研究项目,尝试用科学的方法对园林假山的健康状况进行监测、评估,分析假山病害的发展变化趋势。在园林遗产保护领域,这是目前最前沿的研究领域之一,也是现实所迫。随着时间的推移,不仅仅是苏州园林正在面临这样的难题,北方的皇家园林也被假山石的病害所困扰。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拙政园与留园不仅是园林艺术的瑰宝,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它们承载着古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审美追求,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哲学思想。在现代社会,这两座园林不仅是旅游胜地,更是文化传承的重要场所。通过各种文化活动和教育项目,它们继续向世人传递着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

拙政园与留园,一水一石间凝聚着匠人的心血,一亭一阁中蕴含着文人的雅趣。它们不仅是苏州的名片,更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在现代社会,这两座园林不仅是旅游胜地,更是文化传承的重要场所。通过各种文化活动和教育项目,它们继续向世人传递着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