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牙SIG发布最新使用指南:从认证到开发,企业需关注这些要点
蓝牙SIG发布最新使用指南:从认证到开发,企业需关注这些要点
蓝牙技术联盟(Bluetooth SIG)近期发布了最新的蓝牙设备使用指南,为制造商和开发者提供了重要的合规性指导。随着蓝牙技术在物联网、智能家居、医疗设备等领域的广泛应用,确保蓝牙设备的合法使用已成为企业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蓝牙SIG认证:强制性要求与关键注意事项
蓝牙SIG认证是所有蓝牙设备制造商必须遵守的基本要求。其中,BQB认证(Bluetooth Qualification Body)作为蓝牙SIG认证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确保产品符合蓝牙技术标准至关重要。
BQB认证的强制性体现在:所有带有蓝牙功能的产品,无论是智能手机、耳机、音箱还是其他任何设备,都必须通过BQB认证才能合法上市销售。这是因为蓝牙SIG要求所有会员公司都必须遵守其制定的技术标准和规范,以确保蓝牙技术的统一性和互操作性。
在申请BQB认证时,企业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遵循技术规范:企业必须确保产品设计和开发符合蓝牙SIG的技术要求。这需要对SIG的技术文档进行深入研究,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相关技术。
选择合适的测试机构:BQB认证需要由具备相应资质和能力的测试机构进行测试。企业应选择有经验的测试机构,以确保获得全面、准确的测试服务。
准备充分的测试样品和文档:测试样品应具有代表性,能够反映产品的最终形态和性能。测试文档则需要详细记录产品的设计、制造和测试过程。
积极配合测试工作:在测试过程中,企业需要及时解答测试机构提出的问题,并提供所需的补充材料。
及时处理测试结果:企业需要认真阅读测试报告,并根据报告中的建议进行改进。如果产品未能通过认证,企业需要找出问题所在并进行整改,然后重新提交申请。
此外,企业在申请BQB认证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确保产品型号与最终出货产品一致。如果产品型号过多,可以分多次申请认证。
- DID号(Device Identification Number)的有效期并非有限制。只要蓝牙模块没有变更,BQB的DID号一直有效。
- 如果成品公司的一个模块已经申请了DID号,那么后面再列名不需要再支付列名费,只需付服务费即可。
蓝牙核心规范6.0:技术创新推动性能提升
蓝牙技术联盟最近推出的蓝牙核心规范6.0版本,带来了多项重要技术革新,这些新特性将显著提升蓝牙设备的交互体验、定位精度、数据传输效率以及能耗管理能力。
信道探测(Channel Sounding)
随着物联网和智能家居的快速发展,对高精度定位的需求日益增加。传统的蓝牙RSSI(接收信号强度指示)和AoA/AoD(到达角/离开角)定位技术存在精度不足、易受环境干扰等问题。蓝牙核心规范6.0引入的信道探测技术,提供了两种距离测量方法:
- 相位测距(PBR):通过测量不同频率信号的相位变化来估算距离。
- 往返时间(RTT):通过测量信号在两个设备间往返的时间来计算飞行时间(ToF),从而估算距离。
信道探测技术的优势在于:
- 高精度:相较于RSSI技术,定位精度可达到厘米级。
- 抗干扰能力强:通过相位测量和RTT测量相结合的方式,提高了测距的抗干扰能力。
- 安全性高:集成了多种安全机制,有效防止距离欺骗等攻击。
信道探测技术的主要应用场景包括:
- 汽车数字钥匙:提供更安全、便捷的汽车无钥匙进入和启动体验。
- 智能家居:实现智能家居设备间的精确位置感知和自动化控制。
- 物联网设备:提升物联网设备的定位精度和安全性。
链路层功能集扩展(LL Extended Feature Set)
蓝牙低功耗(BLE)链路层定义了许多可选功能,之前通过64 bits的特征集来标识。随着蓝牙技术的不断发展,64 bits已不能满足需求。蓝牙核心规范6.0将特征集扩展至1984 bits,为未来蓝牙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空间。
基于决策的广播过滤(Decision-Based Advertising Filtering)
在蓝牙广播机制中,扫描设备需要根据AuxPtr在Secondary Channel上接收关联的AUX_ADV_IND PDU,并检查AdvData有效载荷字段的内容。然而,这可能导致扫描设备错过Primary Channel上的相关数据包。蓝牙核心规范6.0引入了ADV_DECISION_IND,允许扫描设备根据Primary Channel上的内容决定是否在Secondary Channel上进行扫描,从而解决了“干扰”问题。
ISOAL增强功能
传统ISOAL(ISOchronous Adaptation Layer)在分段传输机制中存在可靠性和延迟问题。蓝牙核心规范6.0引入了ISOAL Unsegmented模式,这种模式不使用分段传输方式,而是将每个SDU直接封装进一个PDU中进行传输,实现了上层SDU与链路层PDU之间的一对一映射。这种方式不仅降低了SDU因分段而整体丢失的风险,还消除了因等待分段重组而产生的延迟,为需要高可靠性和低延迟的数据传输场景(如音频)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蓝牙设备开发:合规性要求与隐私保护
在开发蓝牙设备时,企业不仅要关注技术规范,还要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特别是关于个人信息保护的规定。
2019年1月,中央网信办、工信部、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等四部委发布了《关于开展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专项治理的公告》,在全国范围组织开展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专项治理,并陆续出台完善了《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行为认定方法》、《GB/T 35273-2020 信息安全技术 个人信息安全规范》等标准规范。
App首先需制定一份《隐私政策》,并确保在产品界面中显著展示。《隐私政策》须单独成文,明示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并确保链接正常有效且易于访问和阅读。App应在《隐私政策》中将收集个人信息的业务功能以及每个业务功能所收集的个人信息类型进行逐项列举,不应使用“等、例如”等方式概括说明;同时,App须对个人敏感信息类型进行显著标识(如字体加粗、标星号、下划线、斜体、颜色等)。如果通过嵌入第三方代码、插件等方式将个人信息传输至第三方服务器,应通过弹窗提示等方式明确告知用户。
在使用用户运营SDK时,企业需要确保在App首次运行时通过明显方式提示终端用户阅读《隐私政策》,并取得终端用户的合法授权后,再初始化SDK进行信息收集与处理。如果终端用户不同意《隐私政策》,则不能初始化个推的各项SDK,也无法使用相应SDK对应功能。
企业还需要合理申请和使用权限。例如,在Android系统中,如果需要收集蓝牙信息,必须在调用GTCID注册接口时获得用户的蓝牙权限;如果需要收集位置信息,必须在调用GTCID注册接口时获得用户的位置权限。在iOS系统中,如果需要使用IDFA(广告标识符),必须在调用GTCID注册接口时获得用户的同意;如果需要收集位置信息,也必须获得用户的位置权限。
通过遵循这些合规性要求,企业不仅能够确保蓝牙设备的合法使用,还能保护用户的个人信息安全,建立用户对产品的信任。
蓝牙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但同时也带来了合规性挑战。通过深入了解蓝牙SIG认证要求、最新技术规范以及个人信息保护法规,企业可以更好地开发和销售蓝牙产品,为用户提供更安全、更便捷的使用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