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屋脊上的春晚:西藏分会场的筹备与亮点
世界屋脊上的春晚:西藏分会场的筹备与亮点
除夕夜,当全国人民围坐在电视机前观看春晚时,一个特别的分会场将吸引所有人的目光——那就是位于西藏拉萨布达拉宫广场的分会场。这是春晚历史上首个设在西藏的分会场,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春晚舞台,海拔高达3650米。
世界屋脊上的春晚舞台
在雪域高原上搭建春晚舞台,这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布达拉宫广场虽然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但高原缺氧的环境给施工团队带来了巨大考验。据舞美设计师唐勇介绍,工作人员们一开始都是背着氧气瓶干活,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才逐渐克服了高原反应。
选择布达拉宫广场作为分会场地点,背后有着深刻的寓意。布达拉宫不仅是西藏的标志性建筑,更是一座世界文化遗产。2025年恰逢春节申遗成功后的首届春晚,两个文化遗产在此相遇,更显意义非凡。
节目亮点: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
西藏分会场的节目设计独具匠心,由“幸福之花”“美丽之花”“团结之花”三个段落组成,既展现了西藏独特的人文风情,又体现了民族团结和文化自信。
最令人期待的莫过于88岁高龄的藏族女高音歌唱家才旦卓玛的亮相。这位新中国第一代藏族歌唱家,曾多次登上春晚舞台,她的经典作品《北京的金山上》《唱支山歌给党听》《翻身农奴把歌唱》广为传唱。时隔18年再次登上春晚舞台,她将带领西藏珠峰少年合唱团,为全国观众带来熟悉的歌声,这无疑将是晚会的一大亮点。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拉孜堆谐也将惊艳亮相。这种集歌舞乐于一体的藏族特色民间舞蹈,曾在2007年登上央视春晚舞台,2008年被列入国家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今年,57岁的自治区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扎西旺拉将带领团队,在30秒的表演时间里,用昂扬的舞步和欢快的扎木念琴声,向全世界展示这项非遗的魅力。
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交响
西藏分会场的节目编排充分体现了传统与现代的融合。歌舞是整场节目的重要元素,不仅台上演员随着音乐起舞,台下观众也手捧哈达一起参与。这种全民共舞的场面,生动展现了“会说话就会唱歌,会走路就会跳舞”的藏族文化特色。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春晚还特别关注了西藏的民生发展。在筹备过程中,西藏定日县遭遇地震,分会场特别设置了环节关注灾区群众的安置情况,展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中国精神。
展现西藏新面貌
通过春晚的舞台,全国人民将看到一个充满活力、文化繁荣的新西藏。正如分会场导演李敏所说:“这里有很多民族元素、文化的魅力,是别的地方所不可比拟的。最后呈现出来一定能将拉萨的名片推向全世界。”
2025年春晚西藏分会场,不仅是一场视听盛宴,更是一次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完美融合。它展现了西藏独特的文化魅力,体现了民族团结和文化自信,也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西藏的新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