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专家推荐:如何通过亲子活动缓和家庭矛盾?
北师大专家推荐:如何通过亲子活动缓和家庭矛盾?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教授、心理健康与教育研究所所长边玉芳在《读懂孩子:心理学家实用教子宝典》一书中指出,良好的亲子关系是家庭和谐的重要基石。通过精心设计的亲子活动,不仅能够增进家庭成员间的情感交流,还能有效缓解家庭矛盾,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
专家观点:亲子活动是改善家庭关系的关键
边玉芳教授强调,亲子关系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家庭氛围和孩子的成长。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许多家庭面临着沟通不畅、情感疏离等问题。而亲子活动作为一种有效的沟通桥梁,能够帮助家庭成员重新建立连接,增进相互理解。
成功案例:亲子活动带来的积极改变
腾讯客服未成年人保护营地(以下简称“未保营地”)的实践案例生动展示了亲子活动的力量。该营地自2017年成立以来,通过组织各类亲子互动活动,成功帮助8.7万余名家长改善了亲子关系,使78%的家庭关系得到显著提升。
在营地设计的活动中,亲子手工、角色扮演等环节深受家庭欢迎。这些活动不仅让孩子们在欢乐中学习成长,更重要的是为家长提供了与孩子平等交流的机会。通过共同完成任务,家庭成员间的互动更加频繁,情感联系也日益紧密。
实践指导:如何开展有效的亲子活动
设计多样化活动:结合家庭成员的兴趣和年龄特点,设计游戏、手工、运动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例如,广州市大家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开展的“携手童心”亲子互动成长小组,通过游园互动游戏、手工创作等形式,成功吸引了众多家庭参与。
注重非暴力沟通:在活动中融入沟通技巧的培养。未保营地特别强调非暴力沟通的重要性,鼓励家庭成员学会倾听和表达,避免指责和批评。这种沟通方式有助于建立更加平等和谐的家庭关系。
设置反馈机制:定期收集家庭成员的反馈,及时调整活动内容。例如,前进街“双百工程”社工站通过反馈表收集组员意见,确保服务的持续改进。
持续性与常态化:将亲子活动纳入家庭日常生活,形成常态化机制。未保营地的志愿者们通过持续的陪伴和引导,帮助家庭建立了良好的互动习惯。
总结与展望
亲子活动作为改善家庭关系的重要手段,其价值已得到广泛认可。通过专家指导和实践探索,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重视并积极参与各类亲子活动。未来,随着更多创新活动的开展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我们有理由相信,每个家庭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沟通方式,共同营造一个充满爱与理解的成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