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杆菌肆虐!养殖业如何科学应对?
大肠杆菌肆虐!养殖业如何科学应对?
2024年9月,山东日照一肉鸡养殖场突发大肠杆菌感染事件,48000只鸡苗中,每天伤亡高达100只左右。病鸡出现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拉黄绿色稀粪等症状,剖检发现肝肿大、心包积液等病变。这一案例凸显了大肠杆菌对养殖业的严重威胁。
大肠杆菌是养殖业中常见的病原菌之一,可引起动物腹泻、败血症等疾病,严重时可导致大规模死亡,给养殖户带来巨大经济损失。近年来,随着耐药性问题的日益突出,大肠杆菌的防控已成为养殖业面临的重要挑战。
科学防控措施
加强饲养管理
良好的饲养环境是预防疾病的基础。养殖户应控制舍内温度在18-25℃,保持干燥清洁,定期消毒。合理调整饲养密度,提供营养均衡的饲料,并确保水质清洁。同时,要避免各种应激因素,如高温、冷应激等,减少疾病发生的风险。
加强免疫接种
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是预防疾病的关键。养殖户应根据动物生长周期,及时进行禽流感、新城疫等疫苗接种,并确保免疫密度和质量。同时,要关注周边疫情风险和候鸟迁徙状况,必要时进行全群加强免疫。
加强生物安全管理
生物安全是防止疾病传播的重要屏障。养殖户要做好不同品种家禽的隔离,减少疫病的混合感染概率。加强清洗消毒,定期对禽舍、人、车、物、环境等重点环节进行全面消毒。同时,要做好灭鼠、杀虫、防鸟等工作,防止有害生物造成的疫病传播风险。
加强排查监测
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是控制疾病的关键。养殖户要增加巡查频率,关注家禽的采食量、饮水情况、粪便状态等,一旦发现异常,立即采取隔离措施,并进行采样检测。根据诊断结果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对于细菌性疫病要以实验室药敏试验为准使用高敏感抗生素治疗。
耐药性问题与最新研究
近年来,大肠杆菌的耐药性问题日益严峻。中国农业大学研究团队发现,畜禽常用β-内酰胺类药物阿莫西林可以促进携带耐药基因的IncX3质粒在肠道持留,进一步加剧了耐药性的传播。研究还发现,新型转录调控蛋白VirBR能显著促进质粒接合转移效率及其携带菌在肠道定殖能力,这为防控耐药性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
政策法规与规范用药
农业农村部持续开展规范用药专项整治行动,严打养殖环节超范围、超剂量、超时限用药等违法违规行为。同时,推动全国超3万家规模养殖场实施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化行动,不断提升养殖用药能力水平。
面对大肠杆菌的威胁,养殖业需要建立科学的防控体系,从环境管理、免疫接种、生物安全到监测预警,形成全方位的防控网络。同时,要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政策法规,规范使用兽药,减少耐药性问题的发生。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控制大肠杆菌的传播,保障动物健康,维护食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