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技术如何改变央视网络春晚制作流程?
AI技术如何改变央视网络春晚制作流程?
2025年1月22日晚,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5网络春晚如期开播。在这场晚会中,古老的文物与现代技术相结合,600年的古画在舞台上复活,莫扎特与古代金钗的奇妙相遇,引发网友们的热烈讨论,纷纷表示:“有种次元壁破了的感觉!”
这场晚会的成功,离不开AI技术的加持。上海艾门韦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作为本次晚会的AIGC技术唯一提供商,负责了多项节目中的AI内容制作与创意工作。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燕归巢》节目,通过AI技术成功“复活”了元代画家黄公望,让《富春山居图》在舞台上合璧重现。
AI如何“复活”古画和古代人物?
在《燕归巢》节目中,随着郁可唯的歌声,舞台上的《富春山居图》上卷和下卷合二为一,重现了这幅600年古画的全貌。这一创新性的表现方式不仅让观众仿佛穿越时空,与古人对话,更展现了AIGC技术所蕴含的无限可能。
艾门韦思技术总监吴溪源介绍,团队首先运用AI工具对黄公望的形象进行了精心设计,参考其雕像、画像及元代服饰,从而确定衣着风格,一张“形象照”由此诞生,“我们尝试了数百张不同风格、造型各异的画像,身材比例也各不相同。筛选过程中,还需进行后期处理,如将优点融合、剔除瑕疵,整个过程涉及两三百张图片的打磨。”
然而,塑造虚拟形象只是第一步。如何确保人物动作自然流畅?这是团队面临的另一挑战。为此,团队采用AI模型反向生成技术,将AI生成的黄公望形象转化为3D模型,并经过模型绑定、修复、重新拓扑、表情绑定、贴图重绘等一系列技术步骤,最终将其复原为一个栩栩如生的3D CG数字人。
AI技术在动作捕捉中的创新应用
在动作捕捉方面,团队没有选择传统的红外动捕或惯性动捕技术,而是创造性地使用了AI摄像头人物姿态动态捕捉反推技术,为捕捉人物动态提供了精准度,很好地适配节目中的不同镜头与景别需求。同时,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局限,团队还使用了AI动补技术进行补充,确保细节尽善尽美。
线下晚会可以彩排,虚拟形象如何与现场演员实现精准交互?吴溪源介绍,团队事先会进行脚本预演,对每一个镜头中黄公望可能出现的位置、景别、表情及动作方向进行详细分析,“我们与导演组紧密沟通,根据他们提供的初步脚本,如人物的位置、景别、视线方向及动作等文字描述,先通过AI模拟彩排,模拟完成后再合成。过程中不断反馈、调整,历经多次迭代与优化,AI排练达十余次。”
AI技术如何改变传统晚会制作流程?
AI是内容生产和融合传播的新质生产力,它深刻改变原有的传播体系,为视频内容的创新表达创造了更多可能性。除了《燕归巢》,上海团队还负责网络春晚小剧场以及网络春晚先导片的制作。网络春晚先导片《时空客栈》分为六个章节,从嫦娥奔月的古代传说到未来科技的跨越,大圣穿梭于古代与未来之间,揭示了2025网络春晚的主题——“上下五千年,东西九万里;三百六十行,山河湖海间”。团队通过AI技术展示了不同的艺术创想与未来畅想,堪称一项庞大复杂的数字创新工程。
在艾门韦思合伙人梁辰顺看来,传统舞台制作面临制作周期长、画面效果普通等问题,而AIGC技术的介入可以颠覆性地进行修改,提高工作效率和艺术展现力。此外,这次项目也为公司带来了更多的市场认可度,为AIGC技术的发展和行业人才的涌入带来了正向引导。“相信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逐步认可,越来越多的制作团队将采用AI提升创意效果与制作效率。”梁辰顺说。
AI技术在晚会制作中的未来展望
AI技术在晚会制作中的应用已是大势所趋。对于电视行业来说,AI的发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支持,能够在实景拍摄或者舞台拍摄之外,有了第三种视觉表达的可能性。专家指出,希望中国的AI软件能够更快速地进入到视频应用和视觉应用领域,提供更契合中国用户需求的能力和体验。
上海艾门韦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黄楚杰表示,公司将继续深耕细作,为更多视频内容创作提供技术支持和创新方案,助力行业迈向新的发展阶段。随着技术进步,越来越多的制作团队将采用AI来提升创意效果与制作效率,AI技术必将在大型晚会制作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