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读:赵露思抑郁症案例背后的医学真相
专家解读:赵露思抑郁症案例背后的医学真相
近日,演员赵露思因抑郁症引发的躯体化症状引发广泛关注。她公开表示自己长期饱受抑郁症困扰,并出现了严重的躯体化症状,包括干呕、眩晕、关节疼痛等。这一消息不仅让人们关注到这位年轻演员的健康状况,更引发了社会对抑郁症及其躯体化症状的深入讨论。
专家解读:赵露思的病情并非个例
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主任委员、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心理(精神)科主任袁勇贵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赵露思所描述的症状,如“感觉像有虫子在爬,针扎的感觉又伴随过敏”等,都是典型的抑郁症躯体化表现。这些症状并非偶然出现,而是长期心理压力和情绪问题在身体上的体现。
袁勇贵指出,抑郁症并非单纯的“心理疾病”,而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它不仅会影响患者的情绪和心理状态,还会引发一系列躯体症状。当人们面临巨大的心理压力时,这些压力和负面情绪会逐渐“写”在身体里,转化为各种躯体不适。据统计,约60%的抑郁症患者会出现身体疼痛的症状,而焦虑症患者中,胸闷和心悸的发生率更是高达40%。
抑郁症躯体化的多重表现
抑郁症的躯体化症状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乏力、疼痛、麻木、烧灼感等,涉及神经、消化、泌尿、心血管等多个系统。这些症状并非由器质性病变引起,而是心理问题在身体上的投射。例如,长期的压力可能导致头痛、心慌、胸闷等不适,而过敏、荨麻疹等皮肤问题也可能与心理状态密切相关。
更值得注意的是,抑郁症的躯体化症状往往与心理症状相互交织,形成恶性循环。患者在经历躯体不适的同时,会进一步加重心理负担,而心理压力的增加又会加剧躯体症状,使病情复杂化。
分离转换性障碍:抑郁症的极端表现
在赵露思的案例中,除了躯体化症状,她还被诊断出患有分离转换性障碍。这是一种较为严重的精神疾病,主要由重大生活事件、内心冲突等精神因素引发。其临床表现多样,包括运动障碍、感觉障碍等,且症状往往不符合神经系统解剖生理特征。
分离转换性障碍多发于青年期,女性患者居多,常在心理社会因素刺激下急性起病。虽然该病的预后相对较好,60%-80%的患者可在一年内自行缓解,但其复杂多变的症状仍给患者带来极大的身心困扰。
科学应对:多管齐下的治疗方案
面对抑郁症及其引发的躯体化症状和分离转换性障碍,专家建议采取综合治疗方案。袁勇贵表示,治疗应包括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和康复治疗三个方面。在心理治疗方面,患者需要学会识别和管理自己的情绪,建立积极的心态;药物治疗则可以帮助调节大脑中的神经递质,缓解症状;康复治疗则通过物理疗法、中医调理等方式促进身体恢复。
此外,预防和早期干预也至关重要。当感到压力过大时,应及时采取放松措施,如运动、听音乐、旅行等,避免情绪过度累积。同时,社会和家庭的支持对患者的康复也非常重要。
赵露思的案例再次提醒我们,抑郁症是一种需要正视的疾病,而非简单的“情绪问题”。它不仅会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还会通过躯体化症状影响其生理状态。因此,及时就医、科学治疗、消除对抑郁症的偏见和误解,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只有这样,才能帮助更多像赵露思这样的患者走出阴霾,重获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