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永升教授教你:冬天如何正确吃姜
范永升教授教你:冬天如何正确吃姜
“冬吃萝卜夏吃姜”这句流传已久的养生谚语,你真的理解对了吗?全国名中医、浙江省中医药学会会长范永升教授指出,很多人可能误解了这句话的真正含义。他认为,冬天不仅要吃萝卜调节肠胃,还应该适量食用姜来散寒保暖。
为什么冬天要吃姜?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冬季天气寒冷,人体容易受寒邪侵袭,导致感冒、咳嗽、关节疼痛等症状。姜性温,具有散寒、温中、止呕的功效,能够帮助身体抵御寒冷,预防感冒。现代医学研究也证实,姜中的姜辣素具有抗菌、抗炎和抗氧化的作用,能有效抑制胃肠道细菌和病毒的繁殖,帮助维护肠道健康。
如何在冬季正确食用姜?
范永升教授建议,可以在日常烹饪中适量多放一些姜,尤其是炖肉、煮汤时。此外,还可以制作红糖姜茶或红枣姜茶饮用。具体方法如下:
- 红糖姜茶:生姜切片,加入热水冲泡,根据个人口味加入适量红糖,可适当添加蜂蜜调味。
- 红枣姜茶:生姜切片,与红枣一同煮水,可加入少量红糖调味。
需要注意的是,姜的食用量应适中,每天不宜超过10克,否则可能会导致上火,出现喉咙痛、口腔溃疡等症状。同时,体质偏热的人应谨慎食用姜。
冬季养生还有哪些注意事项?
除了食用姜之外,范永升教授还建议在冬季适当增加高能量荤菜的摄入,如牛、羊、猪、鱼肉等,以及温性水果如桂圆、荔枝干。同时,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也非常重要。《黄帝内经》中提到:“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意思是说,冬季应该早睡晚起,等待阳光出现再出门,避免过度消耗阳气。
对于风湿免疫疾病患者,范永升教授特别提醒要注意保暖,避免使用冷水,防止受凉后出现手指发白发紫、疼痛等症状。同时,要尽量避免感冒,适当晒太阳以提高免疫力,保持乐观情绪,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不要让生活过于紧张。
特殊人群食用姜的注意事项
虽然姜具有诸多养生功效,但并非人人都适合食用。以下人群应谨慎食用姜:
- 体质偏热的人:食用姜可能会加重体内热气,导致上火。
- 孕妇:姜具有活血作用,孕妇食用过多可能会导致流产。
- 胃溃疡患者:姜的辛辣成分可能会刺激胃黏膜,加重病情。
- 肝炎患者:姜的辛辣成分可能会加重肝脏负担。
总之,“冬吃萝卜夏吃姜”这句谚语需要辩证看待。在冬季,适量食用姜确实能带来诸多健康益处,但具体食用方法和用量应根据个人体质和实际情况来调整。同时,冬季养生是一个系统工程,除了合理饮食外,良好的作息习惯和适度的运动也是不可或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