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揭秘:康熙乾隆眼中的满汉全席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揭秘:康熙乾隆眼中的满汉全席

引用
搜狐
8
来源
1.
https://www.sohu.com/a/777037006_120365252
2.
https://new.qq.com/rain/a/20240421A06UJC00
3.
https://www.sohu.com/a/846907491_121124794
4.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BB%BF%E6%BC%A2%E5%85%A8%E5%B8%AD
5.
https://www.wowlavie.com/article/ae1701796
6.
https://www.baike.com/wikiid/7202056291408871462
7.
https://zh.wikipedia.org/zh-tw/%E6%B8%85%E6%9C%9D
8.
https://www.hutong9.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527907

“满汉全席”是中国饮食文化中的一颗明珠,也是许多人津津乐道的皇家盛宴。然而,一个令人惊讶的事实是:康熙和乾隆这两位清朝盛世的皇帝,其实并没有真正品尝过我们今天所熟知的满汉全席

01

满汉全席的起源:从千叟宴到宫廷盛宴

满汉全席的雏形,最早可以追溯到康熙年间。据《清史稿》记载,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为庆祝自己60岁寿诞,康熙帝在畅春园举办了盛大的敬老宴。这次宴会虽然没有“千叟宴”的名号,但规模宏大,两次宴会共邀请了6845位65岁以上的老人参加,可以说是满汉全席的前身。

真正将满汉全席推向高潮的是乾隆皇帝。乾隆五十年(1785年),为庆祝自己85岁寿辰,乾隆在乾清宫举办了规模空前的千叟宴。据《钦定大清会典事例二》记载,此次宴会共邀请了3000多位60岁以上的官员和百姓参加。宴会上,乾隆帝不仅亲自赐酒,还命诸皇子、皇孙向宾客敬酒,并分发果食。这场盛宴的盛况,被日本木刻版画家冈田玉山记录在《唐土名胜图会》中,画面上乾清宫前丹墀甬路下,老者们围坐一桌,兴高采烈地享用火锅,场面蔚为壮观。

02

满汉全席的演变:从皇家到民间

尽管康熙和乾隆时期已经出现了大型的宫廷宴席,但这些宴席与后世所称的满汉全席仍有很大不同。真正的满汉全席,是在晚清及民国时期逐渐发展完善的。

据《钦定大清会典》记载,宫廷宴席分满席和汉席,满席又分六等,汉席分五等。满汉全席的出现,实际上是宫廷饮食文化与地方饮食文化融合的结果。这种融合始于康熙时期的千叟宴,但真正形成完整的体系,是在乾隆年间。李斗的《扬州画舫录》详细记载了乾隆甲申年(1764年)的满汉全席菜单,包括燕窝鸡丝汤、海参汇猪筋、鲍鱼汇珍珠菜等名贵菜品,标志着满汉全席的成熟。

03

满汉全席的商业化:从宫廷到民间的转变

满汉全席真正走向民间,是在辛亥革命之后。随着清王朝的覆灭,许多御厨流落民间,被各大饭店争相聘用。为了招揽生意,这些饭店开始推出所谓的“满汉全席”,并将之作为招牌菜推广。据《北京仿膳饭莊》记载,1911年以后,北京、天津等地的高级饭店纷纷打出“满汉全席”的旗号,吸引顾客。

最具代表性的是1977年香港国宾酒楼(今联邦酒楼集团)受日本TBS电视台委托,以10万港元的天价制作的一围满汉全席。这次满汉全席共108道菜,动用了160多人筹备3个月,被誉为“世纪之宴”。这场盛宴不仅展示了满汉全席的奢华,也推动了其在民间的普及。

04

满汉全席的文化意义

满汉全席不仅是美食的盛宴,更凝结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它体现了满汉文化的融合,展现了中国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满汉全席的礼仪和程序,如入席前的香茗、干果,用餐时的古乐演奏,都体现了中国传统的礼仪文化。

然而,满汉全席的奢华也反映了封建社会的腐败。据清代美食家袁枚在《随园食单》中记载,乾隆晚期官场中盛行“十六碟、八簋、四点心”的宴席,这种奢靡之风最终成为官场腐败的象征。

满汉全席从皇家盛宴到民间餐桌的演变,见证了中国饮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虽然它可能并非康熙乾隆所亲尝,但它作为中国饮食文化的瑰宝,其价值和影响早已超越了餐桌本身,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符号。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