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葬书》:古代风水学的里程碑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葬书》:古代风水学的里程碑

引用
百度
13
来源
1.
https://baike.baidu.com/item/%E9%83%AD%E7%91%97/6457275
2.
https://new.qq.com/rain/a/20240206A06AZ200
3.
http://218.28.6.71:81/Qikan/Article/Detail?id=31563074
4.
http://www.laibuyi999.com/fengshuililun/2024/0924/2547.html
5.
http://www.hehuozuo.com/share/show.php?itemid=1406
6.
http://sanyamuseum.com/a/chenliexuanjiao/2024/0131/5472.html
7.
https://www.chanweitang.com/category-9.html
8.
https://www.guoxuemeng.com/shiren/431631.html
9.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1020/21/1367418_1137189798.shtml
10.
https://www.9ziy.com/html/6820.html
11.
http://www.yizhuanyun.cn/article-1472-1.html
12.
http://www.ysgongmu.com/newsdetails_169
13.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411/23/63360680_1120123982.shtml
01

《葬书》:风水学的里程碑之作

在中国风水学史上,有一部著作被誉为“风水第一书”,它就是晋代郭璞所著的《葬书》。这部专论阴宅的风水学经典,不仅为后世风水学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更将风水学从简单的相地活动发展成为一门系统化的学问。

02

郭璞其人与《葬书》的诞生

郭璞(276年—324年),字景纯,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人,是魏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训诂学家。他博学多才,精通训诂、历算、卜筮之术,尤其在辞赋创作方面成就卓著。《葬书》的诞生,正是建立在他深厚的学术底蕴之上。

03

《葬书》的核心理论:气化宇宙观与天人感应

《葬书》开篇即提出其核心观点:“葬者,乘生气也。”这里的“生气”并非现代意义上的生命气息,而是指天地间生生不息之气,它无所不在、无所不包。《葬书》认为,宇宙是一个大太极,人是其中的一个小太极。大太极中本身就包含有阴、阳二气,并在天地之间不断交感激荡而融合成生命之元气、万物之根植。

《葬书》还提出了“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的重要论断。这意味着,生气最怕风吹,一吹则散,遇到水聚合的地方,则生气也就止聚了。因此,在选择葬地时,要特别注意地形地貌对气的影响。

04

风水选址的具体原则

《葬书》不仅有深奥的理论,更有具体的操作方法。书中提出了风水选址的几个重要原则:

  1. 形势理论:《葬书》认为地有地脉,山有山骨,起伏纵横,没有定法。所谓势就是远处的山势地形,形就是近处的地形山势。远处的势能让气通过,近处的形能让气停止。这样的地方就叫全气之地,这才是好的葬所。

  2. 五不可:即“童、断、石、过、独”。童山就是没有草木的山,断山就是山形中断,石就是山上全是岩石,过就是没有气势,独则是只有一座孤零零的山。这些地形都不适合做葬所。

  3. 四灵地形说:所谓“四灵”就是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种神兽。在《葬书》中用“四灵”来指代葬所四周的山,左为青龙,右为白虎,前为朱雀,后为玄武。《葬书》中说:“玄武垂头,朱雀翔舞,青龙蜿蜒,白虎驯俯。”即葬所后面的山(玄武山)的山形要低垂,前面的山(朱雀山)要耸拔,左边的山(青龙山)要绵延婉顺,右边的山(白虎山)要驯服柔顺。

05

历史影响与现实意义

《葬书》的出现,标志着风水学从经验积累走向理论体系的成熟。它不仅在古代被风水学者奉为圭臬,其理论体系和实践方法至今仍在风水学界具有重要影响。当代风水大师如曾仕强、蔡伯励等人的研究,无不受到《葬书》的启发。

《葬书》所蕴含的“天人合一”思想,以及对自然环境的深刻观察,体现了古人对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深刻理解。在当今社会,这种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生态智慧,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06

结语

《葬书》作为风水学的里程碑之作,其价值不仅在于构建了一个完整的风水理论体系,更在于它所蕴含的哲学思想和生态智慧。它告诉我们,选择一个合适的居住或安葬之地,不仅是对自然规律的遵循,更是对生命的一种尊重。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