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郑枣花馍:千年非遗的传承与创新
新郑枣花馍:千年非遗的传承与创新
“红枣之乡”新郑市,不仅以优质红枣闻名,更孕育出一项独特的非遗瑰宝——枣花馍。作为中国传统面食文化的杰出代表,新郑枣花馍承载着千年文化记忆,如今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
传承:指尖上的非遗
新郑枣花馍的历史可追溯至千年之前,它不仅是节日庆典中的必备美食,更凝结着中华民族对美好生活的向往。2024年12月,新郑市枣花馍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王景会荣获“豫菜大工匠”称号,这是中国豫菜烹饪领域的最高荣誉,标志着这项传统技艺在当代得到了新的认可。
王景会的枣花馍作品造型精美,寓意吉祥。她介绍道:“枣花馍的制作过程十分讲究,从选料到成型,每一步都蕴含着匠人的心血。”与普通面食不同,枣花馍的制作不依赖模具,而是用梳子、剪刀、牙签、筷子等简单工具,通过巧手塑造出栩栩如生的花瓣、叶片等造型。这种纯手工制作方式,不仅展现了匠人的高超技艺,更体现了中国传统手工艺的智慧。
创新:传统技艺的现代演绎
在传承的基础上,新郑枣花馍也在不断创新。2025年1月,郑州市举办“见郑欢喜・大美非遗”市集,来自全市40多家非遗项目传承人齐聚一堂,展示各自的匠心之作。王景会在现场展示枣花馍制作技艺时说:“我们不仅保留了传统的制作工艺,还在造型和口味上进行了创新,让这项非遗技艺更加贴近现代人的生活。”
创新不仅体现在枣花馍本身,更体现在其传播方式上。近年来,新郑枣花馍频频亮相各类美食节、非遗展览等活动。在第三届河南“吃货节”上,新郑枣花馍与众多河南特色美食同台展示,吸引了大量观众驻足观赏。这种开放式的展示平台,不仅让更多人了解和认识了枣花馍,也为传统技艺注入了新的活力。
从地方特色到文化品牌
新郑枣花馍的成功,离不开当地政府和传承人的共同努力。新郑市政府积极搭建平台,推动非遗文化与旅游、商业的有机融合。同时,传承人王景会也不断精进技艺,积极创新。她表示:“获得‘豫菜大工匠’称号既是荣誉,更是责任。我将继续努力,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枣花馍,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新郑枣花馍的发展历程,正是中国传统非遗文化在新时代焕发生机的缩影。它不仅是一种美食,更是一种文化符号,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和文化自信。在传承与创新的双重驱动下,这朵“枣花”必将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