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胸痛遇上胃食管反流病:从误诊到治疗全解析
当胸痛遇上胃食管反流病:从误诊到治疗全解析
“医生,我这半年来经常在凌晨5-6点出现胸骨后疼痛,严重影响睡眠,还伴有口苦、餐后烧心的症状。”一位60岁的女性患者焦急地向医生诉说自己的困扰。经过一系列检查,发现她的心电图、心脏超声、胸部CT均未见明显异常,最终在消化科确诊为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NERD)。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其典型症状是烧心和反流,但胸痛也是其重要的不典型症状之一。据统计,胃食管反流病相关性胸痛占非心源性胸痛发病率的50%-60%,在中国华南地区,由胃食管反流病引起的胸骨后疼痛占比高达20.5%。
胃食管反流病相关性胸痛主要由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引起,疼痛位置多在胸骨后,可向心前区、肩背、颈项、耳后等区域放射,与心绞痛症状相似,容易造成误诊。两者的区别在于:
- 心绞痛多与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病史相关,由劳累或情绪激动诱发,持续时间较短(2-10分钟),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后可缓解。
- 胃食管反流病引起的胸痛常伴有消化系统症状,如反酸、烧心、打嗝等,餐后或平卧时容易加重。
由于症状相似,胃食管反流病相关性胸痛的诊断需要经过一系列检查。首先需要排除心血管疾病,然后通过胃镜检查观察食管黏膜情况。对于内镜检查正常的患者,可通过24小时食管阻抗-pH监测来明确诊断。此外,经验性治疗也是一种诊断方法,即使用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药物,如果症状改善,则可基本确诊。
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相关性胸痛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生活方式调整:减重、避免过饱和睡前进食、避免进食酸性辛辣油腻食物、戒烟酒、避免剧烈运动等。
药物治疗:质子泵抑制剂(PPI)如奥美拉唑、雷贝拉唑等是首选药物,可有效抑制胃酸分泌。H2受体拮抗剂如西咪替丁也可用于轻度患者。促胃肠动力药如莫沙必利可作为辅助治疗。
手术治疗:对于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不能耐受药物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如腹腔镜下胃底折叠术、磁环括约肌增强术等。
预防胃食管反流病相关性胸痛的关键在于避免诱发因素,如保持健康体重、规律饮食、减少精神压力等。如果出现胸痛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系统检查和诊断,以便及早治疗。
胃食管反流病相关性胸痛虽然容易被忽视和误诊,但通过合理的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大多数患者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如果出现类似症状,不要盲目用药,应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