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提醒:心理压力是胃病的重要诱因,这些方法可有效预防
专家提醒:心理压力是胃病的重要诱因,这些方法可有效预防
“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长期的精神紧张和心理压力不仅会影响情绪,还会直接损害身体健康,特别是对胃部健康的影响不容忽视。”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刘思德教授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心理压力已成为导致胃病的重要因素之一,值得引起公众重视。
心理压力如何伤害我们的胃?
研究表明,长期的精神压力会导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进而影响胃肠道的正常功能。当人处于紧张、焦虑状态时,大脑会释放一些应激激素,如肾上腺素和皮质醇,这些激素会干扰胃酸的分泌,导致胃酸过多或过少,从而引发胃部不适。
更严重的是,持续的心理压力会增加患胃溃疡甚至胃癌的风险。数据显示,约40%的胃溃疡患者存在明显的精神压力因素。一项发表在《国际癌症杂志》的研究也指出,长期处于高压状态的人患胃癌的风险比普通人高出30%。
专家建议:如何缓解压力保护胃部健康?
刘思德教授建议,面对生活和工作中的压力,我们需要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
正念冥想:每天花10-15分钟进行冥想,专注于呼吸和当下的感受,可以帮助缓解压力,改善睡眠质量,从而减少胃部不适。
合理饮食:保持规律的饮食习惯,避免过度饥饿或暴饮暴食。选择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减少辛辣、油腻食物的摄入,可以减轻胃部负担。
适度运动:定期进行中等强度的运动,如快步走、游泳或瑜伽,不仅能帮助释放压力,还能促进胃肠道蠕动,改善消化功能。
充足睡眠:保证每晚7-8小时的优质睡眠,有助于身体恢复,减少压力激素的分泌,保护胃黏膜。
情绪管理:学会合理表达和调节情绪,避免长时间处于负面情绪中。可以尝试写日记、与朋友倾诉或寻求专业心理咨询。
定期检查:特别是45岁以上、有胃病家族史或长期胃部不适的人,应定期进行胃镜检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值得注意的是,缓解压力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我们长期坚持。同时,如果发现胃部不适持续存在,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在当今快节奏的社会中,关注心理健康与胃部健康同等重要。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和积极应对压力,我们可以有效降低胃病的风险,提高生活质量。记住,一个健康的胃需要一个轻松愉快的心态来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