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州桥:千年繁华再现
开封州桥:千年繁华再现
州桥:千年古都的见证者
在河南省开封市,有一座历经沧桑的古桥,它就是州桥。这座始建于唐代建中年间的桥梁,不仅是古代运河与御街中轴线的重要交通枢纽,更是见证北宋东京城繁华的标志性建筑。2018年起,考古工作者对州桥遗址进行持续性发掘,一系列惊人的发现让这座千年古桥重现世人眼前。
考古发现:重现千年繁华
经过数年的考古工作,考古人员在州桥遗址发现了不同时期的各类遗存遗迹117处。其中最令人瞩目的是明代州桥的结构,这座砖石结构的单孔拱桥保存基本完好。更令人惊喜的是,考古人员在宋代保留下来的石岸上,发现了北宋体量最大的石刻壁画。
这幅壁画长30余米,高约5米,上面雕满了瑞兽、仙鹤、祥云等图案,与《东京梦华录》中的记载高度吻合。壁画的发现不仅印证了文献记载,更让人们得以一窥北宋时期精湛的雕刻技艺和繁荣的城市景象。
城摞城:千年中轴线的见证
州桥遗址的发掘还印证了一个关于开封的传奇——“城摞城”。考古发现显示,今天的开封地下,自下而上依次埋藏着魏大梁城、唐汴州城、北宋东京城、金汴京城、明开封城及清开封城六座古城。而州桥遗址恰好位于这些古城的中轴线上,这说明从宋都御街到今天的中山路,这条古都中轴线一千年来从未改变。
这一发现不仅回答了关于开封城市布局的诸多猜想,更体现了中原人民百折不挠的韧劲和重建家园的决心。正如河南大学文化产业与旅游管理学院副教授彭恒礼所说:“宋朝人回到现在的开封也不会迷路。”
运河之魂:汴河的兴衰见证
州桥不仅是城市的交通枢纽,更是汴河变迁的见证者。汴河是北宋时期最重要的运河,每年向京城漕运粮食近900万石,堪称“建国之本”。州桥遗址的发掘展示了自唐宋至清代汴河开封段的修筑、使用、兴废的演变过程,填补了中国大运河东京城段遗产的空白。
文化传承:古今交融的新篇章
2023年3月28日,州桥及附近汴河遗址入选“2022年度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这一荣誉不仅是对考古工作的肯定,更是对州桥文化价值的认可。目前,州桥遗址按照“边发掘、边保护、边建设、边展示”的发展思路,建立了公众考古研学示范基地。
开封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王三营表示,州桥及汴河位置的确定,对研究北宋东京城的城市布局结构具有重要意义。巨幅石雕壁画的发现,更是见证了北宋东京城的繁华。
从古画到现实:文旅融合的新探索
州桥遗址的发掘不仅让历史照进现实,更为开封的文旅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开封人将《清明上河图》从画卷上搬到了现实,清明上河园年游客接待量达600万人次,创造了文旅界的“清明上河园”现象。开封博物馆也成为了各地游客的打卡地,近几年游客量呈井喷式增长。
“开封最著名的就是北宋文明,而宋朝的文明过去更多见于文献记载。但是很多人一般不看文献,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让老百姓触摸到、感知到、享受到、欣赏到古代灿烂辉煌的文明,我觉得这是现代文旅的一个题目。”彭恒礼的话道出了州桥遗址保护和展示的重要意义。
千年古桥,见证着开封的繁华与变迁。如今,经过考古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州桥遗址正以全新的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它不仅是研究中国古代城市布局和运河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更是连接古代与现代、历史与现实的文化纽带。这座承载着千年记忆的古桥,将继续见证开封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