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定陶:黄粉虫养殖打开乡村振兴新路径
菏泽定陶:黄粉虫养殖打开乡村振兴新路径
在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黄粉虫养殖正成为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新路径。当地通过建设规模化养殖基地,解决了养殖户经验不足和技术落后的问题,并成功获得美国FDA认证,每年创外汇达1300万美元。这一特色养殖不仅鼓起了农民的钱袋子,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能。
规模化养殖带动农民增收
走进定陶区黄粉虫养殖基地,一排排标准化养殖大棚映入眼帘。每个大棚内,数万个养殖盒整齐排列,盒子里密密麻麻的黄粉虫在麸皮中翻爬,发出沙沙的响声。养殖户张华楠介绍道:“我们这个基地成立于2021年,目前有8个大棚,养殖规模达到5万盒左右。主要销往青岛、日照、威海等沿海城市,经过进一步加工后还出口到欧美市场,年销售额在700万元左右。”
技术创新提升养殖效率
随着养殖技术的不断进步,黄粉虫养殖的效率和效益大幅提升。电动黄粉虫分离机等现代化设备的应用,不仅提高了筛选效率,还降低了人工成本。这种分离机每小时可分类300公斤虫粪,分离150公斤大小不同的成品虫,大大提升了养殖效率。
FDA认证助力产品出口
为了开拓国际市场,定陶区的黄粉虫养殖企业积极申请美国FDA认证。FDA认证是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的认证,被认为是全球最具权威性的食品和药品认证之一。获得FDA认证,意味着定陶区的黄粉虫产品质量达到了国际标准,可以顺利进入欧美市场。目前,定陶区的黄粉虫养殖产业每年创外汇达1300万美元,产品远销海外。
循环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黄粉虫养殖不仅带来了经济效益,还推动了循环农业的发展。养殖过程中产生的虫砂和废弃秸秆发酵后可以产出有机肥,每月可达30吨。这些有机肥不仅提高了土壤肥力,还降低了化肥使用量。同时,黄粉虫作为高蛋白饲料,喂养出的芦花鸡品质更优、口感更佳,其鸡蛋中的锌、硒、钙含量是普通鸡蛋的2至3倍,达到了绿色无公害食品标准。
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黄粉虫养殖产业的发展,为定陶区的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越来越多的农户参与到黄粉虫养殖中来。不仅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还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如饲料加工、有机肥料生产等,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
从一个小众养殖项目,到如今的规模化、产业化经营,黄粉虫养殖在定陶区的发展历程,正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生动写照。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持续拓展,黄粉虫养殖有望成为推动当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