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朱元璋到现代人:春联的前世今生与贴法指南
从朱元璋到现代人:春联的前世今生与贴法指南
“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这副春联背后,藏着一个有趣的历史故事。相传明太祖朱元璋酷爱对联,不仅自己挥毫书写,还常常鼓励臣下书写。有一年除夕,他传旨:“公卿士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初一日太祖微服出巡,看见交相辉映的春联感到十分高兴。当他行至一户人家,见门上没有春联,便问何故。原来主人是个阉猪的,正愁找不到人写春联。朱元璋当即挥笔写下了这副春联送给了这户人家。
从那时起,贴春联的习俗便在民间广泛流传开来,成为中国人过年不可或缺的一项传统。如今,每逢新春佳节,家家户户都会贴上红纸黑字的春联,寓意着吉祥如意、平安幸福。那么,你家今年准备怎么贴春联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有哪些讲究和注意事项吧!
选购春联有讲究
选购春联时,首先要选择红色或红底黑字的对联,字数以单数为宜,寓意吉祥。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除了各家门口要贴春联外,猪舍、鸡鸭舍等处也要贴对联,寓意六畜兴旺,格式一般为“鸡鸭满圈,牛羊成群,六畜兴旺”。
贴春联的正确姿势
贴春联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里面大有学问。首先,要区分上下联。上联末字为仄声,下联末字为平声;横批从左至右念时,上联在左,反之则相反。其次,张贴时间也很有讲究。腊月二十八上午9点至12点或除夕当天上午10点至12点为佳,避开夜晚。贴春联的顺序是先贴左右联再贴横批,最后贴福字,避免反复调整或掉落。“福”字的贴法则更有趣:门上正贴,水缸、米缸等可倒贴取“福到”的寓意。
春联哪里买?
各地都有专门的春联销售点,方便市民购买。比如在咸阳兴平,北什字广场、金城路中段(大益膳房酒店西侧及十二所西侧)、南关路农贸市场、建材市场广场等地设有临时销售点。在西宁市,各区如城东区康西市场、城中区夏都路、城西区新华联广场等共设置57处便民摊点。在恭城县,滨江西路有春联临时销售点,需提前报名并抽签获取摊位。
创意春联大比拼
除了传统的春联,现在很多人还会自己创作春联,表达对新年的美好祝愿。比如有网友创作了这样一副春联:“上联:辞旧迎新喜气洋洋,下联:欢度佳节幸福满满,横批:新春快乐”。还有网友把流行语融入春联,创作了“上联:我太难了,下联:我还是觉得,横批:你行你上”的趣味春联。
春联的书写技巧
如果你打算自己动手写春联,这里有几个小技巧:中锋行笔,使笔画更加浑厚;墨要浓厚,视觉冲击力更强;控制速度,避免飞白过多;内容尽量优雅,避免直白;注意字形结构和布局,使整个春联看起来和谐统一。
春联的寓意
每到春节,家家户户都会贴上喜庆的春联,祈求新的一年平安吉祥。春联表达了人们迎新纳福、企盼新生活的美好愿望。一些春联还注意反映不同行业、不同家庭不同的幸福观。比如“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广进达三江”适合商家,“书声琅琅传千里,学海无涯跃龙门”适合学生家庭。
春联的演变
春联的最早雏形是“桃符”,即用桃木刻画“神荼、郁磊”两神神像,用来驱秽辟邪。到了后来,桃符不断规范化,演变成为用于挂在大门两旁长六寸、宽三寸的长方形桃木板。“桃符之制,以薄木版长二三尺。大四五寸,上画神像狻猊白泽之属,下书左郁垒右神荼。或写春词,或书祝祷之语,岁旦则更之。”如果说画神像主要意在祛鬼和辟邪,那么写春词主要意在祈福和吉祥。几经演变,这就形成了后来的门神、年画与春帖、春联两大脉络。
春联的未来
随着时代的发展,春联的形式也在不断创新。除了传统的纸质春联,现在还有电子春联、立体春联等新型春联。但无论形式如何变化,春联所承载的美好寓意和文化内涵始终不变。
结语
从朱元璋时期开始推广至今,春联已经深深融入中国人的春节习俗中。它不仅是一种文学形式,更寄托了中国人对新年的美好祝愿。在这个辞旧迎新的时刻,不妨亲手挑选一副心仪的春联,为你的家增添一抹喜庆的红色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