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教你如何调理脾胃功能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中医教你如何调理脾胃功能
引用
澎湃
等
11
来源
1.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6630440
2.
https://m.sohu.com/a/802627736_121670873/?pvid=000115_3w_a
3.
https://m.baidu.com/bh/m/detail/ar_17443394318469786648
4.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90338636686693543
5.
http://szyyj.gd.gov.cn/zyyfw/ysbj/content/post_4516192.html
6.
http://szyyj.gd.gov.cn/zyyfw/ysbj/content/post_4415140.html
7.
https://www.whxinzhou.gov.cn/xxgk_29/xxgkml/gysyjs/wsly/wsjk/202403/t20240322_2376401.shtml
8.
https://www.shanwei.gov.cn/swwjj/zwgk/content/post_1014387.html
9.
http://szyyj.gd.gov.cn/zyyfw/ysbj/content/post_4416335.html
10.
https://wjw.wuxi.gov.cn/doc/2024/02/09/4176737.shtml
11.
https://ssw.gxrb.com.cn/json/interface/epaper/index.php?name=ngzb&date=2024-12-25&code=013&xuhao=4
“内伤脾胃,百病由生”,这句出自金元时期著名医家李东垣的名言,道出了脾胃健康对人体的重要性。脾胃作为人体的“后天之本”,其功能状态直接影响着我们的整体健康。当脾胃功能失调时,不仅会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还会进一步影响其他脏腑的功能,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
01
脾胃的功能与失调表现
在中医理论中,脾胃被看作是人体的“后天之本”,具有运化水谷精微、升清降浊、统摄血液等重要功能。脾胃功能失调时,常见的表现包括:
- 消化系统症状:食欲不振、腹胀便溏、恶心呕吐、嗳气反酸等
- 全身症状:倦怠乏力、面色萎黄、消瘦或虚胖、头晕目眩、心悸失眠等
- 其他表现:水湿内停形成痰饮、水肿,或引发糖尿病、高脂血症等慢性疾病
02
中医调理脾胃的方法
饮食调养
中医强调“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合理的饮食调养是调理脾胃的基础:
- 食材选择:多食用具有健脾作用的食物,如山药、红枣、莲子、薏米、南瓜等。秋季可选择银耳、百合、梨等滋润食材。
- 饮食习惯:保持规律饮食,少食多餐,避免暴饮暴食。细嚼慢咽,专心吃饭,避免边吃边玩手机。
- 注意事项:避免过多食用生冷、油腻、辛辣食物。少食多餐,减轻脾胃负担。以五谷杂粮为基础,合理搭配荤素食物。
推荐食疗方:
- 山药薏米芡实粥:取山药粉、芡实粉、薏米粉各30克,先用热水调开,然后放入白粥中加水煮,最好边煮边搅拌,以免糊锅,15-20分钟左右即可。此粥有健脾益胃之效。
- 陈皮三仙饮:取陈皮10克、焦山楂15克,炒麦芽、炒谷芽各10克,用沸水冲泡,浸泡10分钟,代茶饮,每剂冲2-3次,每日1-2剂。此方适用于因过食肉类或面类而出现的腹胀不消化、胃部不适、食欲不振等。
中药调理
中医根据脾胃失调的具体证型,采用相应的中药方剂进行调理:
常用中成药:
- 归脾丸:由党参、黄芪、炒白术、远志、茯苓、酸枣仁、当归、龙眼肉、木香、大枣组成,具有养血安神,益气健脾的功效,主要用于心脾两虚、食欲不振,脾胃不和、失眠多梦、肢倦乏力等病症的治疗。
- 人参健脾丸:由人参、炒白术、山药、茯苓、陈皮、砂仁、木香、黄芪、酸枣仁、远志组成,具有调和脾胃、健脾益气的功效,主要用于饮食不振、恶心、呕吐、腹胀、腹痛、大便不调等病症的治疗。
- 保和丸:由山楂、半夏、神曲、茯苓、连翘、陈皮、莱菔子组成,具有消食和胃的功效,主要用于腹痛腹胀、厌食、大便溏泻等病症治疗。
经典方剂:
- 参苓白术散:由莲子肉、薏苡仁、缩砂仁、桔梗、白扁豆、白茯苓、人参、甘草、白术、山药组成,具有益气健脾、渗湿止泻的功效。
- 枳实消痞丸:由枳实、厚朴、半夏曲、干姜、黄连、人参、茯苓、白术、甘草、麦芽组成,具有消痞除满、健脾和胃的功效。
- 藿香正气散:由大腹皮、白芷、紫苏、茯苓、半夏曲、白术、陈皮、厚朴、桔梗、藿香、炙甘草、生姜、大枣组成,具有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的功效。
- 沙参麦冬汤:由沙参、玉竹、生甘草、冬桑叶、麦冬、生扁豆、花粉组成,具有清养肺胃、生津润燥的功效。
张仲景小建中汤:由桂枝9g、甘草6g、大枣6枚、芍药18g、生姜9g、饴糖30g组成,具有温中补虚、和里缓急的功效,适用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脘腹疼痛等症状。
特色疗法
中医特色疗法通过刺激特定穴位或经络,调节脾胃功能:
- 艾灸疗法:艾灸大椎穴、足三里、三阴交等穴位,每次15-20分钟,每周2-3次,可温补脾胃、调气血、疏肝解郁。
- 经络推拿:推肝经、拍打胆经等方法,能疏通全身经脉,改善脾胃功能。
- 穴位按摩:按揉阴陵泉、太冲等穴位,可健脾祛湿、通经活络。
03
生活方式调护
调理脾胃不仅需要药物和食疗,还需要调整生活方式:
- 饮食习惯:保持规律饮食,定时定量,避免暴饮暴食。细嚼慢咽,专心吃饭,避免边吃边玩手机。
- 适度运动:选择散步、慢跑、太极拳、八段锦等低强度运动方式,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每天早晚可各进行一次腹部按摩,以肚脐为中心,用手掌顺时针方向轻轻按摩腹部约20圈。
- 情志调护: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思虑、愤怒、抑郁等负面情绪。可通过冥想、瑜伽、太极拳等方式,调节身心,达到和谐统一的状态。
- 充足睡眠:保证每晚7-9小时高质量睡眠,在夜间充分修复脾脏。睡前可以泡脚,帮助入睡。
- 注意事项:避免过度劳累,适时休息,给自己安排小憩时间,让身体和心灵都充满电!注意饮食清淡,少食多餐,保持愉悦心情,避免思虑过度。
04
结语
调理脾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我们持之以恒地调整生活方式。正如《黄帝内经》所说:“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重视脾胃的保养,通过合理的饮食、适度的运动和良好的心态,维护脾胃健康,从而达到预防疾病、延年益寿的目的。
热门推荐
自制火锅底料的终极保存秘籍
万佛山:乘坐缆车赏雪,感受冬季独特美景
6000万用户遇“转网难”,中国广电携号转网试点将破局
新药突破:根除幽门螺杆菌,治愈率超90%
11月10日携号转网试运行,1349等特定号码暂不支持
沈阳最大殡仪馆回龙岗:15台火化机,推出生态葬服务
铸铁锅小孔洞,这样修最靠谱!
戒赌神器“戒客APP”,许魏婷老师教你告别赌博
风水遇上心理学:打造提升情绪的居家环境
别再迷信风水物品!专家解读住宅风水的科学与误区
10月25日起调整存量房贷利率,5000万户家庭每年减负1500亿
魏征:以忠诚智慧辅佐唐太宗,奠定唐朝盛世
创新复合缩放技术,EfficientNet刷新ImageNet分类记录
武汉十大特色菜:从清蒸武昌鱼到龙凤配,尽显鄂菜精华
第十五届中国航展亮点纷呈:歼-35A首秀,三款五代机同台竞技
如何关闭微信中的服务通知提醒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发布最新指南:这样管理“四高”更科学
国家卫健委发布:四高人群运动锻炼指南
冬季滋补首选:羊肉
打造阳光气质:男大学生必备的运动穿搭指南
牡丹花开:古诗词里的富贵密码
从甜皮鸭到跷脚牛肉:乐山美食的江湖气与精致味
成都2月旅游正当时:10大景点+深度游全攻略
中国古代十大雅事与二十四趣事:古人生活美学全览
隔代情深,教育同行!文溪幼儿园社区共享课堂开课
没有遗嘱的财产继承如何进行?这些流程对家庭关系有何影响?
《庆余年》里的皇帝们:谁最像历史上的真龙天子?
进化论:科学认知还是文化障碍?
广东必游珠三角:13个精选景点游玩指南
国医大师解析中医治疗高血压:辨证施治效果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