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斯巴甜或致癌?揭秘蛋糕中的添加剂真相
阿斯巴甜或致癌?揭秘蛋糕中的添加剂真相
近日,世界卫生组织(WHO)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将阿斯巴甜列为2B级可能致癌物,这一消息引发了广泛关注和讨论。那么,阿斯巴甜到底是什么?它在食品中的应用情况如何?这一最新定性又意味着什么?本文将为您详细解答。
什么是阿斯巴甜?
阿斯巴甜(aspartame)是一种人工合成的甜味剂,其甜度是蔗糖的200倍。它由苯丙氨酸和天冬氨酸两种氨基酸组成,化学名称为天门冬酰苯丙氨酸甲酯。自1981年被批准用于食品和饮料以来,阿斯巴甜因其低热量、零糖分的特点,广泛应用于无糖饮料、糖果、乳制品和焙烤食品中。
IARC的致癌物分类体系
IARC将人类致癌因子分为四大类:
- 1级:确定为致癌因子
- 2A级:极有可能为致癌因子
- 2B级:可能为致癌因子
- 3级:无法归类为致癌因子
2B级致癌物意味着现有科学证据表明该物质可能对人类有致癌作用,但证据尚不充分。值得注意的是,许多常见物质和行为都被列为2B级,如汽油发动机废气、射频电磁波和铅。
阿斯巴甜在食品中的应用
阿斯巴甜因其高甜度和低热量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类食品中。根据GB2760-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阿斯巴甜可以添加在包括焙烤食品、饮料、乳制品等在内的许多食品中。
在焙烤食品中,如蛋糕和曲奇,阿斯巴甜可以在瞬时高温条件下保持稳定,经过450℃的高温焙烤后,仍有85%的阿斯巴甜存在。在25℃、相对湿度60%的条件下存放5天,也仅有4%的阿斯巴甜损失。
安全性评估
虽然IARC将阿斯巴甜列为2B级可能致癌物,但WHO的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也提出了阿斯巴甜的每日可接受摄入量(ADI)为每天每公斤体重0~40毫克。这意味着一个体重70公斤的成年人,每天需要摄入超过9~14罐含阿斯巴甜的饮料,才可能超过ADI值。
法国巴黎第十三大学的研究也发现,与不食用人工甜味剂的人相比,摄入大量人造甜味剂的人患癌风险较前者高出13%。但研究者也指出,这并不意味着两者存在因果关系,而是为卫生机构重新评估这类食品添加剂提供了新的参考信息。
消费者建议
适量摄入:虽然阿斯巴甜在正常食用量下是安全的,但过量摄入仍可能对健康造成影响。建议消费者适量食用含阿斯巴甜的食品和饮料。
多样化选择:在选择甜味剂时,可以考虑天然甜味剂如赤藓糖醇、甜菊糖等,它们在安全性方面有更多研究支持。
健康饮食:减少对甜味的依赖,培养健康的饮食习惯,多吃蔬菜、水果和全谷物,减少加工食品的摄入。
关注标签:购买食品时,注意查看配料表和营养成分表,了解食品中是否含有阿斯巴甜及其含量。
阿斯巴甜被列为2B级可能致癌物的最新定性,提醒我们需要更加关注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但同时也需要理性看待,阿斯巴甜在正常食用量下是安全的,消费者无需过度恐慌。通过适量摄入、多样化选择和健康饮食,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