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海鲜大赏:北海和防城港必打卡!
广西海鲜大赏:北海和防城港必打卡!
广西,这片美丽的土地,不仅拥有壮丽的山水风光,更是一座名副其实的海鲜美食天堂。北部湾渔场作为中国四大著名渔场之一,每年为广西带来约125万吨的海洋水产品,让广西人民得以尽享大自然的馈赠。
北海:海鲜美食的天堂
凌晨时分,北海电建渔港码头水产品交易市场已是灯火通明、人声鼎沸。活蹦乱跳的皮皮虾、张牙舞爪的花蟹、鲜活肥美的海鱼,一筐接着一筐被搬到岸上,码头很快被刚刚捕获的海鲜堆满,只留下一条狭窄的通道供“抢鲜”的人们穿梭。
在这里,最地道的馆子往往会使用最简单的手法烹饪海鲜,白灼、清蒸、豉油蒸、煮汤……不需要繁复的工艺,只求最大程度保留海鲜的原汁原味。
白灼虾是北海最经典的海鲜美食之一。选用新鲜的北海对虾,经过简单的白灼处理,保留了虾的鲜甜与嫩滑。上桌时,虾壳鲜红,肉质晶莹剔透,加上标配的生抽或酱油,海鲜的鲜美与微咸的酱料相得益彰。
清蒸梭子蟹,保留了蟹肉的鲜美与蟹黄的醇厚,每一口都是满满的幸福感;白灼皮皮虾,入口鲜甜,肉质饱满,没有人能拒绝这一口鲜美;蒜蓉粉丝蒸扇贝是海鲜餐厅的必点菜品,扇贝的鲜甜与蒜蓉的香辣完美融合,让人欲罢不能。
除了这些经典的海产,有“海洋虫草”之称的北海沙虫,更是不容错过的美味。沙虫的本味鲜甜,白水一灼便十分美味可口。但热爱沙虫的北海人用了“十八般武艺”将沙虫的美味发挥到极致。爆炒、煮汤、原条蒸,或者以蒜蓉、椒盐调味,甚至还用来煮粥,无论何种烹饪方法,都能将沙虫的鲜美口感与营养价值发挥得淋漓尽致。
防城港:独特风味的海鲜小吃
防城港的海鲜美食则以卷粉、水籺、虾饼等为主。卷粉是北海南康镇的一道特色小吃,也是北海防城港一带的特色美食,制作方法简单,材料也容易准备,但工序比较多而且重复,要有足够的耐心才能做出好吃的卷粉。水籺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调配,酸甜咸辣都各有风味。
虾饼是热油炸至金黄,外脆内嫩,散发浓郁虾香。薄暮时分,路边的挂灯一盏盏点亮,宣告了夜市的开始。烤鱿鱼、烤生蚝、炸虾饼、炒螺等极具北海特色的美食散发着阵阵诱人的香味,在晚风的“推送”下,冲击着每一位食客的嗅觉和味蕾。
广西海鲜文化:传承与创新
广西海鲜文化源远流长,从白切鸡、柠檬鸭到螺蛳鸭脚煲,每一道美食都凝聚着广西人民的智慧和对美食的追求。
白切鸡,始于清代的民间酒店。因烹鸡时不加调味白煮而成,食用时随吃随斩,故称“白斩鸡”。其肉色洁白皮带黄油,具有葱油香味,葱段打花镶边,食时佐以芥末酱或特制酱油,保持了鸡肉的鲜美、原汁原味,食之别有风味。广西白切鸡,选用的原材料是采用农家放养在山间野林中白天吃虫子、玉米、稻谷、土生土长的土鸡,上好的土鸡皮色泽清黄,切开,白嫩的土鸡肉蘸着酱料吃,更体现鸡肉的鲜甜香嫩。
高峰柠檬鸭最初的食店,位于邕武公路上南宁市与武鸣区分界的界牌处,又被当地人称为界牌柠檬鸭。其用料极其讲究,选的是1.5公斤左右的正宗谷糠喂大的土鸭或北京鸭。配料是陈年腌制的柠檬,加以酸荞头、酸辣椒、酸梅、豆腐乳、白糖、黄酒和鲜姜等传统佐料。刚出锅时,看其外观,冒着油汁,金黄诱人;闻其香,柠檬与鸭肉香飘扑鼻,酸酸辣辣,味浓而冲;品其味,柠檬的酸香中透着梅子的纯甜,不软不腻不臊,清新爽口,开胃至极。
走在柳州的大街小巷,总能闻到风味独特的螺蛳香,那游离在空气中若有若无的酸辣美味,螺蛳鸭脚煲则是一道“诸味浑然,鲜香热辣”的柳州味。选用新鲜的鸭脚带皮过油锅后,再将鸭脚、芋头、腐竹、酸笋、油果等食材放入螺蛳汤里一起煲。鸭脚表面焦香,经过螺蛳汤的炖煮后吸收了汤的鲜味,内里变得软烂;螺蛳小巧玲珑,用手拈起,用嘴吸出,螺肉会随着汤汁一起吸进嘴里,鲜香爽辣。来一锅便可实现“十指油汪汪、嘴巴辣得爽”的自由。
酥炸沙虫作为一道特色美食,其历史可以追溯到钦北防地区悠久的饮食文化和海鲜烹饪传统,以其独特的制作方法和美味的口感而闻名。沙虫又称光裸星虫,是一种生活在沿海滩涂一带的海鲜,肉质脆嫩,味道鲜美,胜过海参、鱼翅,被誉为“海洋虫草”,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和食疗价值。鲜沙虫经预处理去沙后放入热锅中油炸,用铲子不断翻炒,使其逐渐变色,直到全身变成金黄色。这道菜味道鲜美,入口酥脆,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深受消费者喜爱。
广西的海鲜美食,不仅是一种味觉的享受,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从渔港码头的喧嚣到夜市摊的热闹,从家庭餐桌的温馨到餐馆饭店的繁华,海鲜美食已经深深融入广西人民的生活之中,成为广西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无论是北海的海鲜大餐,还是防城港的特色小吃,亦或是广西各地的海鲜美食,都凝聚着广西人民对美食的热爱和对生活的追求。这些美食背后,蕴含着广西人民的智慧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展现了广西文化的独特魅力。
所以,如果你有机会来到广西,不妨放慢脚步,细细品味这些美食,感受广西海鲜文化的独特魅力。相信你会发现,广西的海鲜美食,绝对值得你为之驻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