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提升医院电梯安全管理水平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提升医院电梯安全管理水平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简称“齐鲁医院”)始建于1890年,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委属(管)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首批委省共建综合类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牵头和主体建设单位。医院排名全国第5位,临床医学专业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ESI排名跻身世界前0.519‰,具有较高的医疗水平和科研实力。
作为一家大型综合性医院,齐鲁医院每天接待大量患者和医护人员,电梯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医院通过建立完善的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实施培训教育并考核、加强电梯维修保养工作的监督管理等精细化管理措施,有效提升了医院电梯的安全管理水平。
安全管理的组织架构和制度
医院设有专门的后勤保障处,负责全院后勤保障支持工作,包括电梯等重要设备的运行保障。后勤保障处下设车管科、动力科、房管科、维修科、物业管理科、综合科6个科室,为医院的安全运行提供重要支撑。
医院建立了完善的电梯安全管理制度,涵盖使用前检查、使用过程注意事项、使用后要求、定期维护与保养、应急预案等多个方面。每日由专业维保人员确认电梯各项功能正常,包括门系统、运行速度、紧急停止按钮等,并检查照明设备和紧急呼叫装置的有效性。
日常维护和保养工作
医院严格按照国家规定进行电梯的日常检查和维修,从每日检查运行状况到年度全面技术审查,确保各部件性能可靠。同时,医院建立了完整的技术档案,记录注册登记表、检验报告及故障维修情况。
在维保人员管理方面,医院建立了维保人员档案,规范维保人员按计划保养,并定期评估维保单位工作质量。通过电子巡检系统提高效率,确保维保工作落实到位。
应急处置机制
针对电梯困人或伤人事件,医院制定了明确的响应流程。监控中心接到求助后,通过五方通话系统安抚被困者并迅速联系维保单位实施救援。在伤人事件中,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现场急救并开启绿色通道转运伤员,同时疏散人群并调查事故原因。
此外,医院还注重对工作人员的培训演练,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快速有效地采取行动,减少潜在风险。
创新技术应用
在电梯安全监测方面,齐鲁医院积极引入最新技术。例如,海纳云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AI智能摄像机在电梯安全监测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创新算法实现了自动报警、电动车识别等功能,覆盖多个关键场景,有效提升了辖区内电梯的应急救援能力。
实际成效
通过上述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齐鲁医院为患者和医护人员提供了更加安全可靠的垂直交通保障。医院的电梯安全管理水平不断提升,为医院的正常运转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作为一家具有百年历史的大型综合性医院,齐鲁医院在电梯安全管理方面的经验值得其他医疗机构借鉴。通过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加强日常维护、提升应急能力以及应用创新技术,医院为患者和医护人员打造了一个更加安全便捷的就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