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科专家:冬季洗澡有讲究!
皮肤科专家:冬季洗澡有讲究!
冬天到了,你是不是也觉得洗澡成了一件令人头疼的事情?有人一拖再拖不想去,有人冲着热水不想出来,有人每天不洗就觉得浑身难受,还有人三四天洗一次被吐槽“不爱干净”。其实,冬天洗澡也是一门学问,洗澡的频率、水温、方式等,真的关乎健康!
冬天多久洗一次澡最好?
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发布的《中国皮肤清洁指南》建议,冬天洗澡的频次要根据体力活动的强度,是否出汗和个人习惯来调整。在一般情况下,每隔2-3天洗一次澡就足够了。
但是这个频率也不是固定不变的,还取决于你的需求和偏好,以及根据体力活动的强度,是否出汗和个人习惯适当地调整。
为什么不能天天洗?
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吴辛刚表示,过于频繁的洗澡会过度清理它们,让皮肤直面刺激和伤害。那为什么夏天不会?那是因为夏天出汗多、出油大,即使每天洗澡也能达到一个基本的平衡。而冬天,本身就出汗少,分泌的皮脂也比较少,频繁洗澡很容易引发皮肤干燥、瘙痒、皮屑等问题。一旦皮肤屏障被破坏、功能下降,还会带来各种各样想不到的皮肤问题。
怎么洗才健康?
水温:洗澡用的是温水,不是热水。大概在38-40℃会比较合适(大概就是略高于体温的温度,感觉正好温暖舒适),42℃或以上就算有点热的了,洗搓不要太过用力,否则会损害皮脂。
时间:洗澡时间最好控制在10分钟左右。如果每天都洗澡,5到10分钟就足够了。如果洗澡间隔较长,可以适当延长时间,但最好不要超过20分钟。
洗浴产品:可以根据你的皮肤类型来选择洗浴产品。沐浴露和沐浴啫喱更温和,适合中性和干性皮肤;而浴皂和浴盐更适合油性皮肤。
这些情况不要马上洗澡:空腹、吃得太饱、喝酒后,或者长时间体力或脑力劳动后,最好不要马上洗澡。
特殊人群怎么洗?
老年人:由于代谢活动降低,老年人的皮肤就更干燥,所以真的不能天天洗澡,尤其在冬天。活动少、出汗少的老年人可以1~2周洗一次,且水温也不能太高,建议37~39℃更合适,否则容易将皮肤上的油脂洗掉,让皮肤血管扩张,甚至导致心脏不舒服。
婴幼儿:其实在冬天,小乖乖些是真用不着每天洗澡的哈,他们的皮肤更加娇嫩和敏感,角质层也很薄,皮肤的防御能力相对较弱,洗澡太勤、清洁过度反而容易引起一些皮肤问题,如尿布疹、湿疹等。冬天正常情况下,每周洗2-3次就合适了。
运动后:应及时清洁,但避免水温过高或过长的沐浴时间。
空腹、饱餐后、饮酒后或疲劳时不宜立即洗澡。
洗完澡后该做什么?
洗完澡后,一定要记得在3分钟内涂抹润肤乳,尤其是对于干性皮肤的人来说,这是保持皮肤水分的关键步骤。另外,不要过度搓澡,身上的“泥”本来就是搓不干净的,它是我们身体自然产生的“垃圾”,比如死去的皮肤细胞、皮肤出的油、出的汗等,以及环境中的灰尘或其他污染物。角质层的这些即将破碎脱落的细胞,也是皮肤保护屏障的一部分,偶尔搓一搓无伤大雅,但大搓特搓可能会破坏皮肤的保护屏障,进而出现皮肤干燥、瘙痒、湿疹等情况。
所以不要去使劲搓揉,尤其要避免用粗糙的毛巾、尼龙球过度搓背,最好用手或柔软的棉质毛巾轻轻擦洗皮肤。
记住,洗澡的目的是保持清洁,而不是去除所有的油脂和角质。正确的洗澡方式不仅能让你保持干净,还能保护你的皮肤健康。所以,冬天洗澡,别太勤,也别太懒,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