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岁钱管理,《民法典》教你正确姿势
压岁钱管理,《民法典》教你正确姿势
过年期间,孩子们收到的压岁钱到底应该由谁来管理?这是许多家长关心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压岁钱属于孩子个人财产,父母作为监护人应当按照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履行职责,不得擅自处分孩子的财产。那么,具体应该如何操作呢?一起来了解正确的压岁钱管理方法吧!
压岁钱属于谁?
根据《民法典》第六百五十七条规定,赠与合同是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赠与的合同。长辈给孩子的压岁钱,本质上是一种财产性赠与,当孩子或其父母表示接受、钱款发生转移之时,应当认为该财产的所有权归属于未成年人自己而非监护人。
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如何支配压岁钱?
根据《民法典》第十九条和第二十条的规定,未成年人的民事行为能力分为两类:
不满8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这意味着8岁以下孩子的压岁钱应当由父母代为保管。
8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因此,8岁以上的孩子可以自行支配小额支出,如购买文具、玩具等,但大额支出仍需经过监护人同意。
家长应该如何管理孩子的压岁钱?
设立专用账户:为孩子开设一个专用银行账户,将压岁钱存入账户,确保专款专用。
制定理财计划:与孩子一起制定理财计划,比如将一部分压岁钱用于日常开销,一部分用于教育储蓄,一部分用于投资。
培养理财意识:教育孩子合理使用压岁钱,比如购买学习用品、参加兴趣班等,培养其正确的消费观念。
定期对账:定期与孩子核对压岁钱的收支情况,确保透明度,避免产生不必要的误会。
家长需要注意什么?
不得挪用:根据《民法典》第三十五条规定,监护人除为维护被监护人利益外,不得处分被监护人的财产。家长不能将孩子的压岁钱用于个人消费。
尊重意愿:在处理与孩子利益相关的事务时,应当根据其年龄和智力状况,尊重其真实意愿。
专款专用:如果孩子对他人造成损害需要赔偿时,应当优先从其本人财产(包括压岁钱)中支付,不足部分再由监护人承担。
正确管理压岁钱,不仅关系到孩子的财产权益,更是培养其理财能力和责任意识的重要途径。家长应当树立正确的观念,既要履行好监护职责,又要尊重孩子的财产权,帮助他们学会合理支配自己的财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