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油田新能源转型提速,绿色动能引领高质量发展
大庆油田新能源转型提速,绿色动能引领高质量发展
近日,中国重要能源基地大庆油田传来捷报:新能源累计发电量突破8亿千瓦时,2024年自消纳发电量更是超过7亿千瓦时,创下历史新高。这一系列成果标志着大庆油田在新能源转型道路上迈出了坚实步伐,为我国能源行业绿色低碳发展树立了新标杆。
作为我国重要的原油生产基地,大庆油田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同时,积极拥抱新能源革命,加速构建“油、气、新能源”多能互补的新格局。根据规划,到2035年,大庆油田将形成油、气、新能源“三足鼎立”的发展新格局。
在新能源项目布局方面,大庆油田已建成投产一批具有示范意义的项目。其中,中国石油首个水面光伏示范工程年发电量达到2750万千瓦时,减排二氧化碳2.2万吨。喇嘛甸油田低碳示范区一期光伏项目已并网发电,累计发电超1亿千瓦时,二期项目预计2025年初全部并网。大庆油田林甸160万千瓦风光发电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这是中国石油装机投资最多、规模最大的重点工程。
据统计,截至2024年12月,大庆油田新能源自消纳发电项目并网累计47万千瓦,发电量近12亿千瓦时,位居中国石油首位。目前,在建风光电项目达到19项,装机规模较去年同期扩大了6倍。
在推进新能源转型的过程中,大庆油田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例如,油田电网结构相对薄弱,缺乏智能调控和调峰能力。为此,大庆油田制定了《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推动油气与新能源融合发展专项规划》,按照先导示范、深化推广、全面实施三个阶段布局,计划于2025年重点开展油田电网升级配套、喇嘛甸油田示范区等示范工程建设。
此外,大庆油田还积极推进CCUS(碳捕获、利用与封存)技术,以实现更高效的碳减排。2024年,大庆油田圆满完成二氧化碳注气任务,实现比去年多产气8.2万吨,年度购气量创历史新低。在CCUS技术攻关中,大庆油田形成了非混相驱提高采收率特色技术系列,建成了国内规模最大的非混相驱试验基地。
展望未来,大庆油田将继续坚持油气与新能源融合发展,加快推动清洁电力、地热业务发展,积极推进氢能“制储运用”全产业链发展。预计到2024年末,大庆油田将建成中国石油规模最大的百万千瓦级低碳油气生产基地,为我国能源行业绿色低碳转型贡献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