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村逸夫小学:让邱少云精神在下一代心中生根发芽
新村逸夫小学:让邱少云精神在下一代心中生根发芽
1952年10月12日,在抗美援朝战场上,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邱少云为了不暴露目标,在烈火焚烧中纹丝不动,壮烈牺牲。这种严守纪律、舍身忘我的精神,成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宝贵精神财富。
在青海省格尔木市郭勒木德镇,有一所名为新村逸夫小学的学校,近年来,这所学校通过多种形式,将邱少云精神融入日常教学,让英雄的事迹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
走进新村逸夫小学,处处都能感受到邱少云精神的印记。学校的广播站被命名为“少云广播站”,活动室被称为“少云活动室”,这些都是由邱少云生前所在部队援建的。每天课前,学生们都会齐声高唱《邱少云之歌》,这首歌已经成为了学校的“校歌”。
学校每学期都会定期开展“少云道德讲堂”活动,邀请部队官兵来校讲述邱少云的故事。四年级学生李沛栋在一次活动中分享道:“邱少云烈士为了不暴露目标,被烈火包围也一动不动,严守战斗纪律,特别令人敬佩。”
去年暑期,学校与部队联合打造了开放式国防教育长廊。长廊中央矗立着邱少云烈士的雕像,两侧悬挂着全军挂像英模画像。每当路过这里,学生们都会不由自主地放慢脚步,仰望英雄的面容。
为了帮助困难学生,部队还在学校设立了“少云助学金”。据原校长豆拉本介绍,助学金已经资助了近百名学生。第一次发放助学金时,许多家长都录制了感谢视频,还有家长专门手写了感谢信,委托学校转交给部队官兵。
学校还定期组织学生参观邱少云纪念馆,开展英雄主题班会、军事体育活动等国防教育实践活动。2023年暑期,师生们更是走进邱少云生前所在连队,近距离感受部队生活,参观武器装备、队列训练等。
“我们希望这些活动为学生们打下红色底色,当他们未来面对人生选择时,能以英模精神激励自己,做出有益于党和人民的选择。”部队人力资源科科长李宗的话道出了所有教育工作者的心声。
在新村逸夫小学,邱少云精神已经不仅仅是一种历史记忆,更成为了滋养学生成长的精神养分。这种独特的教育实践,正在为孩子们插上理想的翅膀,引领他们飞向更加光明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