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贴春联啰!莆田白头联的故事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贴春联啰!莆田白头联的故事

引用
百度
1.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90292938268875887

在莆田地区,有一种独特的春节习俗:家家户户贴的春联上方都留有一段白纸额头,被称为"白头春联"。这种习俗背后,蕴含着一段感人的历史故事,见证了莆田人民在戚继光将军带领下抗击倭寇、重建家园的英勇历程。

"爆竹一声除旧,桃符万户更新。"新年到了,在家门口贴春联是我们的传统习俗,一般都是大红纸写上浓墨黑字,象征一年到头家门大吉大利。或者现在各种植绒、金字彰显气派。

但是在莆田地区,贴春联用的大红纸,上方有约10厘米长的白纸额头,叫白头春联。

那么,为什么他们的春联要留白头呢?

故事大概可以追溯到明朝中后期。

在明朝时期,倭寇的活动如同野火燎原,无法遏制。有一年,他们带着凶猛的武力,侵袭福建。宁德横屿、福清牛田和莆田林墩等地,皆沦为他们的占领地,建立据点。这些倭寇无恶不作,四处烧杀掠抢,让百姓生活在恐惧之中。

而兴化府城,更是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在那个农历十一月的半夜,兴化府城被倭寇攻陷,被占据长达两个月之久。城内的繁华化为灰烬,3万余无辜的生命在火海中消失。

面对倭寇的暴行,莆田的男女老少并没有屈服。他们勇敢地站出来,奋起反抗。然而,他们的反抗换来的却是倭寇的残忍报复。割舌断胫,火焚、钉死……种种惨状,让人不忍直视。

明朝皇帝大怒,将当时的福建总兵罢免,将戚继光调到了福建。


戚继光画像

戚继光将军上任后,数次莅临莆田,与倭寇英勇抗争,将百姓从水深火热之中拯救出来。黄石林墩大捷,连克六十余座倭营,歼敌四千有余,一举捣毁倭寇的大本营,为莆田带来了久违的安宁。兴化城的光复,犹如旭日东升,驱散了长久的阴霾。

逃亡山林的百姓如同迷失的飞鸟,终于在二月初二这一天纷纷归巢。他们掩埋亲人的遗体,修复家园的疮痍。然而,年节已过,他们只能在二月初四重新聚首,共享家的温馨。为了纪念逝去的亲人,也为了庆祝重聚的喜悦,莆田地区的习俗自此改为了正月初二"探亡日",家家户户贴上绿联,寄托哀思。而在初四"做大岁"时,又按照惯例贴上大红春联,喜庆与思念交织。


莆田绿额春联

面对哀思与吉庆的矛盾,莆田人民巧妙地找到了平衡。他们选择在刚贴过的绿联上覆盖大红的春联,只露出约10厘米的绿联,以此表达心中那份难以割舍的哀思。自此以后,莆田地区春节时便有了贴绿额春联的风俗。每年春节前夕,各家商店都会出售这种特殊春联用的红纸,带着家的温暖和新的希望,书写着莆田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逝去亲人的怀念。

直至文革后期,破旧立新,增产节约,把浅绿的联头变成白联头,这就变成了现在的白头联。

在大年初四之后,莆田会有一系列的民俗活动,和其他地方的不同,莆田人民的民俗,不单单是庆祝新年,他们会爬刀梯、跳傩火、打铁球,这些活动更多的是庆祝胜利,驱除外敌。


莆田民俗活动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