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头条再陷侮辱英烈风波:法律如何制裁?
今日头条再陷侮辱英烈风波:法律如何制裁?
2025年伊始,今日头条再次陷入舆论漩涡。这回,是因为其旗下抖音平台播放不敬广告,引发公众强烈愤慨。这不禁让人思考:对于屡次触碰法律红线的平台,法律究竟应该如何制裁?
违规行为屡禁不止
这不是今日头条第一次因侮辱英烈而引发争议。早在2018年6月,该平台就曾因投放涉及邱少云烈士的不当广告而遭到监管部门立案查处。当时,北京市网信办、市工商局迅速启动行政执法程序,字节跳动公司被迫暂停全部广告投放业务,并对相关负责人作出停职处理。
然而,这似乎并未让今日头条汲取足够教训。近年来,平台屡次因内容审核不严而登上风口浪尖:
- 2018年3月,因平台存在大量假冒商品推广视频而被媒体曝光
- 2018年7月,因用户模仿高难度动作导致意外频发而被监管部门约谈
- 2019年3月,因涉嫌侵犯用户隐私而被诉至法院
- 2022年10月,被指通过限流、禁号等手段干预方言直播内容
更令人担忧的是,今日头条及其旗下的抖音平台,至今仍未取得《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这一重要资质。根据《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管理规定》,从事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应当依照规定取得广播电影电视主管部门颁发的许可证或履行备案手续。而这一规定,显然被今日头条置若罔闻。
法律红线不容触碰
针对此类违规行为,我国已有明确的法律法规予以约束。《英雄烈士保护法》第二十二条规定:“禁止歪曲、丑化、亵渎、否定英雄烈士事迹和精神。英雄烈士的姓名、肖像、名誉、荣誉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在公共场所、互联网或者利用广播电视、电影、出版物等,以侮辱、诽谤或者其他方式侵害英雄烈士的姓名、肖像、名誉、荣誉。”
对于网络平台的运营资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管理规定》第七条更是明确指出:“从事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应当依照本规定取得广播电影电视主管部门颁发的《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或履行备案手续。”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面对违规行为,监管部门并非无计可施。事实上,已有多个类似案例为处理此类事件提供了参考:
- 2018年7月,国家网信办会同工信部、公安部等五部门开展网络短视频行业集中整治,依法关停“内涵福利社”等3款网络短视频应用,并对16款网络短视频平台相关负责人进行约谈,对其中12款平台作出应用商店下架处置。
- 2021年,网络大V罗某因在微博上发表侮辱抗美援朝志愿军英烈的言论,被海南省三亚市城郊人民法院以侵害英雄烈士名誉、荣誉罪判处有期徒刑七个月,并责令其在相关网站及报纸上公开赔礼道歉。
- 2022年,斗鱼直播平台因未取得《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而被各大应用商店下架,至今仍未恢复上架。
专家建议:将算法纳入监管
面对屡教不改的平台,专家建议监管部门应将算法纳入监管范围。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支振锋指出:“平台的算法推荐机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用户看到的内容,因此,对算法的监管是确保平台合规运营的关键。”
同时,专家还建议建立平台信用评价体系,对于多次违规的平台,应采取更为严厉的处罚措施,包括但不限于暂停业务、吊销许可证等。
社会影响:平台责任不容推卸
此类事件的频频发生,不仅严重伤害了公众感情,更对社会价值观造成了负面影响。英雄烈士是民族的脊梁,他们的事迹和精神是中华民族共同的历史记忆和宝贵的精神财富,不容任何组织和个人歪曲、亵渎。
作为拥有数亿用户的超级平台,今日头条理应承担起更大的社会责任。这不仅包括遵守法律法规,更包括积极传播正能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这样,平台才能真正赢得用户的信任与尊重,实现可持续发展。
面对屡次违规的今日头条,监管部门应当果断出手,依据相关法律法规予以严厉制裁。这不仅是对平台的惩戒,更是对社会公德和法律尊严的维护。我们期待一个更加清朗的网络空间,让英雄烈士的事迹和精神得到应有的尊重与传承。